新华社贵阳2月17日电 题:从“渔夫”变“羊倌”——聆听贵州渔民“退捕上岸”的新春心语
新华社记者 骆飞
沐着新春的喜庆,地处贵州武陵山区的思南县高原村祥和宁静。在一年中最闲暇的时节,村民陈绍杰却依旧忙碌着,除夕那天还赶着羊群上山。
2020年初,陈绍杰正式退捕上岸。这个在乌江边上靠捕鱼为生十七八年的“渔夫”正努力适应着转产后的新生活,积极变身为一名山区“羊倌”。
“不像过去捕鱼,如今需要每天把羊赶到山上去,这样饲养的羊品质才好。”谈到养羊,陈绍杰说,以前家里零星养过一两只羊,如此规模养殖还是头一回,这些羊将是一家6口人今后生活的新依靠。
思南县是长江重要支流——乌江流域中心地带的小县城,境内乌江总长78公里。高原村紧邻乌江,靠山面水而建,此前是典型的山区“渔村”。过去,村民大都下河捕鱼,过着“渔兴民富”的日子。
“以前捕鱼是很多村民的主要生活来源。”陈绍杰说,自己20多岁开始捕鱼,家里有两艘小船,除了捕捞外,还搞些简易网箱养殖,每年至少收入五六万元。
10余年捕捞岁月,陈绍杰风里来雨里去,靠着家门口的江水,生活也比较殷实。后来,随着政府加大乌江环境整治,多年持续治理非法捕捞、养殖等行为,无证捕捞逐渐被取缔,村里很多“黑户”渔民纷纷外出务工。2019年以前,陈绍杰成为河口组剩余的两户持证渔民之一。
“多年早已习惯了捕鱼生活,也喜欢这个职业,尤其收入比较稳定。只要把渔网下到河里,总有收获。”陈绍杰说,2020年2月退捕上岸后,还是有些不适应,但政府禁止捕鱼也是为了保护环境,大家都应该支持。
2019年,思南县积极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在册的121户渔民全部退捕上岸。自此,10年禁渔期间乌江思南段江上再无渔民、渔船。
作为县里最后一批退捕上岸的渔民,陈绍杰2020年4月拿着政府给予的7.7万余元一次性补偿金开始养羊。“村里生态好,搞养殖有优势,养羊是个出路。”陈绍杰说,除了给予补助,政府还派畜牧站工作人员到家指导,对病疫防控很有帮助。
今年春节前,陈绍杰卖了8只羊,赚了2万多元。在他看来,这与捕鱼收入还有差距,但只要自己努力,再加上政府支持,上岸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记者从思南县农业农村局获悉,为了有效安置退捕渔民,思南县以补偿和奖励两种方式向121户渔民一次性兑现补偿资金942.8万元。
思南县县乡两级实地指导渔民转产转业,开展转产转业培训2期。121户退捕渔民从事制造业3户、服务业12户、建筑业37户,农业及其他69户,实现全部就业。
思南县渔政管理站站长张翊春说,渔民上岸了,“退得了、稳得住、能致富”是关键。一直以来,县里多举措并行,对转产渔民进行创业指导、就业培训和跟踪服务,确保退捕一户转产成功一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