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2/ 28 09:04:57
来源:新华网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 |一丝微光点亮胜利曙光

字体:

  新华社南昌2月28日电 题:一丝微光点亮胜利曙光

  新华社记者李子健、刘彬、余刚

  光明代表着希望。90多年前,一盏马灯发出的微弱光芒,为参加南昌起义的战士点亮胜利的曙光。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内,这盏锈迹斑驳的马灯约半臂高、一掌宽,重约两斤。因岁月洗礼而变得老旧的玻璃灯罩上,十字形红漆格外醒目。

  1927年,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全国。面对生死抉择,中国共产党人用生命捍卫信仰,打响了南昌起义——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1927年8月1日凌晨时分,沉沉夜色下,起义战士们一个个心潮腾涌、蓄势待发。战斗打响前,由于当时参加起义的部队大部分名义上仍隶属国民革命军,战士们和敌军都穿着相同的军服。这时,佩戴既秘密又醒目的标志便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区分敌我,起义部队就想了一个办法,在他们穿的军装领子上系上了一条红领带,在他们手臂上扎上一条白毛巾,而用过的马灯、手电筒全部用红漆标上红十字。”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甘婧说,如此装束有两个好处,一是方便携带,二是晚上会显得特别醒目。

  “鲜为人知的是,一群来自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和何香凝创办的妇女训练班的女学员,也参与了起义的备战工作。”甘婧说,这盏马灯上的红十字,便是这些投身革命洪流的女学员画上的,她们也成了人民军队的第一批女兵。

  “起义军的标志寓意深刻,红色领带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象征一支红色的军队,而作为夜间照明工具的马灯,则预示着南昌起义即将照亮中国革命的新道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副研究员刘小花说。

  关于起义的标志,曾任南昌起义代前敌总指挥的叶挺后来回忆:“这是和反革命搏斗,打起来以后,要英勇!不怕牺牲!”

  南昌城头一声枪响,宣告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自那时起,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英勇投身为中国人民求解放、求幸福,为中华民族谋独立、谋复兴的历史洪流,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了一起。

  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道路决定命运。在“闯道路”的过程中,无数共产党人化身为一盏盏“马灯”,带领亿万人民艰难探索。他们怀揣“任他凶顽昏黑之土,终应留意荡漾前途之赤光”的信念,在随后的征程中,将光明带到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最终燃照整个中国。

  岁月流转,这盏马灯已淡出历史,但对前路的探索,依旧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的共同使命。

  “山高水深何足惧,手举马灯照万人。”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中国共产党人正以永恒不变的初心,带领全国人民昂首挺胸、阔步向前!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9511127148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