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钦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科技实力成为推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谁能持续且有效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未来发展的领先优势。正因如此,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在此背景下,有效提升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从工业大国迈向工业强国的关键阶段,加速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支撑。面向未来,需将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把握内外部发展形势,更加聚焦核心重点任务,找到有效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实路径。
工业技术创新面临新形势新挑战
观察外部环境,我国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的战略机遇期。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一些新的技术领域处于革命性突破的前夜,世界各国都在着力探索未来颠覆性技术,掀起以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为目标的技术创新浪潮。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动向是,许多国家都从推动单一技术创新转向构建技术创新生态,并且积极推进跨学科、跨产业的创新资源整合。
这些新形势新动向要求我们超越单一技术创新的视角,更加重视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的建设,抢抓在5G、新能源、量子技术等领域的新机遇,掌握发展的主动权。特别是要正视自身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科技创新、核心技术、高端制造和高等教育等领域的差距,平衡好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关系,在积极解决应急问题的同时,着眼长远,加大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入,建立国内外创新资源长期合作的机制,创新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治理和运营机制。
分析内部条件,我国正处于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关键期。
我国已进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时期。高投入、高消耗、大规模扩张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劳动力要素成本上升,工业附加值水平下降,核心技术领域受限,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十四五”时期,需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通过大力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真正实现核心技术突破,拓展工业提质增效的发展空间,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的增长点,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迈进,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就工业自身的情况看,未来一段时期也是我国工业从具备制造能力向提升研发能力跃迁的关键期,需要进一步强化工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开放性”和“系统性”,激发出企业技术创新的活力,促进我国工业技术创新能力持续且快速地提升。
聚焦重点任务明确主攻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需聚焦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点任务,明确发力的主要方向。
第一,进一步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也是我国工业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更多的高精尖技术提供有力支撑。其中,核心技术是保障制造业产业安全、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抓紧实现核心技术方面的突破十分重要。
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工业技术创新主体都希望以单一核心技术、单个项目或单一企业牵头的形式攻关,并常常将攻关的重点集中在设备或材料项目的逆向突破上,进而实现“由点到面”的带动,提升全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但需注意的是,仅从“点”上进行突破,可能突破的速度赶不上技术发展的速度,始终处于落后的位置。而且,即便在设备和材料环节突破了,但工艺环节跟不上,应用基础研究跟不上,依然难以形成持续提升的技术创新能力,也难以改变被动的局面。
这就要求我们在下一阶段的核心技术攻关中,不只集中于“点”上的突破,更要思考“面”上的问题;不只集中在从产品到工艺再到基础研究的逆向突破上,更要积极谋求正向突破。
第二,构建良好产业技术创新生态。
在产业分工细化、制造业与服务业日益融合以及技术进步等的影响下,产业竞争的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以技术创新生态为基础的产业竞争,已经超越了单个企业的能力边界,越来越多地体现为技术标准和技术平台的竞争。因此,构建良好的产业技术创新生态成为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目前,我国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尚未形成创新网络,更没有形成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究其原因,既有基石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技术标准服务、金融服务、教育培训服务等缺乏的情况,也有各创新主体之间的“网链式”连接和深度互动不足的问题。下一阶段,我们需就促进各类创新主体“各就其位”、共同形成创新群落和创新网络等出真招实招,以核心技术和基础平台型技术创新带动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第三,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和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体制机制障碍,还需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提高政策执行和专业服务的能力,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具体来看,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已下放给高校院所,但落实不到位、责任虚置等问题依然突出;从事技术转移服务的机构规模小、能力弱,缺乏高水平、专业化技术转移服务人才;中试熟化服务平台缺乏、科技成果转化缺乏金融支持、供需双方对接不畅等一些老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这些都阻碍了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有效连接,阻碍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进程。下一阶段,需高度重视激发科研人员创新动力、促进创新要素流动、强化企业技术吸收能力、提升技术创新网络整体效率等方面的工作。
有效提升工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三条路径
明确目标任务之后,关键在于精准施策、有序推动。
一是强化应用基础研究投入,提升工业技术创新的基础支撑能力。应用基础研究是核心技术攻关的重要支撑,是产业基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别于自由探索未知科学问题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将基础研究成果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使基础研究与相关产业实现更具前瞻性、针对性的连接。对此,可采取建设共性技术创新平台、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应用基础研究招标等多种方式,发挥政府和企业的协同作用,强化在应用基础研究上的投入,并配套相关财税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有条件、有意愿的企业和机构对行业中的技术难点和共性关键技术从基础研究的角度进行探索。
二是分类组织共性技术创新活动,提升工业技术创新的协同能力。共性技术创新是促进各创新主体之间有效协同、构建产业技术创新生态的关键。由于共性技术具有较强的公共物品特性,世界各国的通用做法是由政府主导或引导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推动共性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借鉴国际经验,我们可以就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共性技术创新活动,采取分类的组织形式。对风险较高、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共性技术,建议主要以财政资金为主支持研发;对于支撑工业发展的基础共性技术,需充分发挥公益类科研院所的力量;对于比较接近市场应用阶段、企业具有较高积极性参与研发的产业共性技术,政府主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形成产业共性技术联盟或研究联合体,促进协同创新。
三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升工业技术创新的扩散能力。下一阶段,要通过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产业链水平,维护产业链安全。在具体工作中,需深化科技成果权属、转化收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改革,切实贯通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完善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实现成果转化效率和成功率的双提升,有效释放科技成果转化的网络效应。(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