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4/ 14 14:29:49
来源:新华社

“穿越火线”——田间秸秆焚烧“火龙”为何屡禁不止?

字体:

  眼下正值农业大省黑龙江备春耕时节。记者采访发现,当地一些农民为了抢抓农时,开始违规露天焚烧秸秆。

  在秸秆焚烧现场,地上散落的一些秸秆已被烧成炭黑色,一些正在燃烧的秸秆火势正旺,田间烟雾缭绕,“辣眼睛,呛鼻子”,站了几分钟就感到脸颊、嘴唇、鼻腔有较强不适感。在大风助力下,火势快速蔓延。

  作为我国重要农业大省,黑龙江省的玉米、水稻等农作物秸秆数量庞大,秸秆露天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为解决这个问题,这个省出台了秸秆禁烧规定,在每年秸秆禁烧期内,全省范围内“全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并对焚烧秸秆人员进行处罚,对相关县(市、区)扣拨资金(罚款)、进行责任追究。

  一边是保护环境的禁令,一边是春耕生产的时令,这些躺在田间的秸秆成为农民的一块“心病”。

  与秸秆“燃料化”“原料化”“饲料化”等利用方式相比,秸秆最好的利用方式是全面实施秸秆还田,有利于保护黑土地。专家认为,唯有堵疏结合,才能让“火龙”从田间彻底消失。

记者:李建平、王松、杨思琪

新华社黑龙江分社

新华社音视频部

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尹世杰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661127329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