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福州5月25日电 题:革命颂歌燃热血 红色家风代代传——记《延安颂》词作者莫耶家庭
新华社记者赵雪彤
“春风吹遍了坦平的原野,群山结成了坚固的围屏。”八十多年前,一首激昂的抗日歌曲《延安颂》,传遍全中国,鼓舞了一批批爱国者奔赴延安,投身抗战。
歌曲的词作者莫耶,是一位革命作家。莫耶原名陈淑媛,1918年生于福建安溪。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彼时19岁的她毅然奔赴革命圣地延安,积极从事抗日宣传、文学创作等进步活动。
莫耶一生以笔为枪,书写革命。她笔下对共产主义的满腔热情,激励了无数热血青年。
“《延安颂》那熟悉的红色旋律,令我心潮澎湃,母亲坚忍不拔、顽强刚毅的红色精神,深深地烙印在子女后代的脑海中,伴随我们的一生。”莫耶之子方前进说。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莫耶常常冒着硝烟炮火,深入前线部队,写下大量的战地通讯和战斗故事。白天,她照常工作或劳动,晚上,她住的土窑洞,经常灯光彻夜不熄。新中国成立后,莫耶任西北军区《人民军队报》主编,后任总编辑,并于1950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莫耶一生艰苦朴素、坚毅奋斗的精神,成为代代相传的家风。
莫耶的弟弟陈文炳1964年大学毕业。那时莫耶正在《甘肃日报》社主持工作。
陈文炳常常想起毕业前姐姐对他说的话:“党的号召是希望干部子弟能到艰苦地方去锻炼,你毕业以后是不是就到艰苦地方锻炼去?”
听大姐的话,陈文炳到了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成为一名中学老师。守着一方讲台,他在这里一待就是16年。离开灵台后,陈文炳在兰州继续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先后创办《教与学》报、《教育研究动态》杂志、《中学生导报》等。
“大姐对自己要求严格,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也影响了我们几代人。”陈文炳记忆里,大姐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用过的旧稿纸也总拿回家,让孩子们用稿纸背面练字。如今,陈文炳的三个孩子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刻苦钻研,保持着简朴的作风。
莫耶言传身教的好家风,也启迪着后辈的奋斗路。
“母亲常常告诉我,文章来源于生活,写作与做人一样,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与共和国同龄的方前进说。
回想一生,他最难忘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经历的那段知青岁月。“那时候再苦再累,一想起母亲给我们兄妹讲述的,延安时期共产党带领人民通过多种手段发展经济的一幕幕火热劳动场景,我顿时又来了劲头。”
方前进1970年报名参军,“更让我兴奋的是,1974年,我在部队光荣入党,成为母亲志同道合的‘战友’。”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红色则是这一家几代人的主旋律。“受母亲影响,我们这个家族,除了我和妹妹方丽页,侄子辈的也有好多人参军。”方前进说。红色家风赓续传承,莫耶的侄子等多位后辈都先后参军、入党,转业后在各地的岗位上为党和国家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