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迎春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讲话,对如何繁荣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进行了系统阐述,揭示了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做好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5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指引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发生了许多新变化、产生了许多新气象,但是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有些问题具有长期性和顽固性,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论述。只有真正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科学揭示的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使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发展与进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我国,不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就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最终也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灵魂,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向前发展,才能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任何怀疑、动摇、歪曲、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的倾向和行为,必然会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和损失。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确立了思想内核。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近代以来我国发展历程赋予的规定性和必然性。这样的规定性和必然性,是由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时候,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正面临帝国主义列强的欺侮蹂躏、帝国主义文化的全面渗透和亡国灭种的生存危机,“中国向何处去”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世纪之问。中国人民、特别是先进知识分子在各种思想的碰撞、比较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做出这样的选择,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上看,主要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面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压迫的中国人民,最主要的历史任务是反封建主义和反帝国主义,只有马克思主义具有反封建主义和反帝国主义的双重特性,马克思主义契合了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实践需要。第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使中国人民科学认识历史和现实成为可能,使揭示一切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片面性、局限性成为可能,马克思主义以其理论的透彻性和彻底性在纷繁复杂的理论丛林和思想谜团中脱颖而出。第三,马克思主义公开为一切劳动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利益辩护,为中国先进分子、先进政党明确自己的阶级基础和依靠力量提供了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了共同的思想内核,使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方向。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奠定了社会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化和大众化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马克思主义由一种少数人关注的社会思潮,变成了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和深厚社会基础的科学理论,这一历史进程带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论水平和认识能力有了显著提高,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同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具有统一性。在历史实践中,这种统一性往往同知识分子问题密切相关。知识分子是研究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力量,知识分子的认知能力和思想水平往往关系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呈现方式和社会影响。不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都特别重视知识分子的发展与进步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包含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与运用,不断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工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为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赋予了不竭动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也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哲学社会科学在伟大实践中不断汲取丰富营养、获得前进动力。具体而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对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和解决实践中的新课题,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回答和解决发展中的新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需要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科学总结,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的每一次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化研究和创新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生命力就存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实践中,任何脱离、背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倾向,任何轻视、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倾向,都是错误和有害的。
创新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永恒主题,也是社会发展、实践深化、历史前进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必然要求。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其中有一些可以凭老经验、用老办法来应对和解决,同时也有不少是老经验、老办法不能应对和解决的。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办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肌无力’”。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史过程,任何保守、封闭、僵化的观念和倾向都不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进步。创新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使命,又是哲学社会科学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内在要求。
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上的发展与进步都与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从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出发,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和时代性的概念和理论,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作出重大贡献,也形成了不可比拟的优势。必须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尽管哲学社会科学各门学科差异很大,但是每一门学科的发展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任何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任何“非意识形态化”的观点和倾向,都会损害哲学社会科学的健康发展,都会损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是有原则、有方向的,这个原则和方向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着力解决五大方面的问题。第一,在思想文化方面,在人们的思想观念日益多元活跃的情况下,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如何更好地凝聚社会共识。第二,在经济发展方面,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阶段,国际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如何推进更高水平开放。第三,在社会治理方面,面对矛盾、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第四,在对外交流方面,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外部挑战,如何加强文化软实力建设,如何提高我国的国际话语权。第五,在党的建设与发展方面,面对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内外部环境发生新变化,如何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如何使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必须坚持的方法论原则。要真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创新发展,真正发挥好哲学社会科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进程中的独特作用,必须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使哲学社会科学始终不偏离正确的发展轨道。第一,坚持从实际出发。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要从当代中国的国情出发,包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这个文化实际,还包括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等等。第二,注重把握规律性。发现规律、应用规律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职能和发展特点,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必须在如何把握规律性上下功夫。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要围绕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开展创造性理论研究工作。第三,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善于融通古今中外的各种资源,包括马克思主义的资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和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源,对这三大方面资源的运用不能用简单移植、机械模仿、生搬硬套的办法,要将继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起来。第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和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坚持批判精神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服务,这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政治本色,任何时候都不能脱离和改变这个政治本色。也应看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思想理论的交锋和意识形态的斗争。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批判精神和斗争精神,同错误思潮进行斗争。
“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哲学社会科学的批判精神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批判精神。第一,哲学社会科学要分析批判一切“食洋不化”倾向和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中国的问题,提出解决人类问题的中国方案,要坚持中国人的世界观、方法论。如果不加分析把国外学术思想和学术方法奉为圭臬,一切以此为准绳,那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如果用国外的方法得出与国外同样的结论,那也就没有独创性可言了。要推出具有独创性的研究成果,就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实践的观点、历史的观点、辩证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第二,哲学社会科学要分析批判在对待马克思主义问题上的教条主义倾向和现象。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教条主义都曾给事业发展造成很大的伤害和损失。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深刻指出,“社会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斯大林讲得对的那些方面,我们一定要继续努力学习。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每句话,包括马克思的话,都要照搬,那就不得了。我们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741—742页) 第三,哲学社会科学要分析批判一切盲目复古主义倾向和现象。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食古不化”的现象,鼓吹“今不如昔”,主张恢复封建主义文化传统。这一复古主义逆流往往打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招牌,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和欺骗性。
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当代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研究方法上主要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不到位,“有的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中国现在搞的不是马克思主义;有的说马克思主义只是一种意识形态说教,没有学术上的学理性和系统性。实际工作中,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在一些学科中‘失语’、教材中‘失踪’、论坛上‘失声’”。这里的“三化”“三失”现象,是长期以来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不到位的突出表现,危害极大。二是存在“全盘西化”的倾向和现象,“普世价值”、“宪政民主”、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错误思潮,在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有着比较广泛的影响,在批判、反对和抵制这些错误思潮问题上,还存在认识不到位、行动跟不上的现象。上述两方面的问题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落实不到位就会导致“全盘西化”的产生,“全盘西化”思潮的泛滥又往往给落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来困难和挑战。
增强斗争本领,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一些人常常借学术研究传播错误社会思潮,散布各种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思想观点。如果我们不能透彻把握这些错误观点的实质与危害,就很难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最根本的还是要求我们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个看家本领,发挥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显微镜、透视镜和望远镜作用。10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曲折发展史充分表明,有没有科学理论指导事关一个社会、一个政党的前途和命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科学比其他社会科学能够更透彻地把握历史、现实与未来,运用这样的社会科学就能够解决社会运动中的盲目性问题,从而将“拉车”与“看路”有机统一起来。同时还应看到,面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复杂而尖锐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不敢斗争、不善斗争的现象也是客观存在的。有的人明哲保身,不愿直面矛盾,不敢挺身亮剑,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批判过的“骑墙派”和“看风派”。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不能躲躲闪闪、含糊其辞,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要符合党的要求,始终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站稳立场,坚定维护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善于开展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最重要的就是要科学把握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和起作用的规律,科学把握一切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思潮的方法论特点,做到有的放矢,通过有效的批判和斗争,不断缩小错误思潮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传播面和影响力,不断推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健康发展,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资政育人、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和理论创新功能。(作者: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