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4日电 题:北京市海淀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抓党建促业务 连续20多个月零投诉
新华社记者吉宁
夏初的北京,在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海淀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的办税大厅里,66个工作窗口全部打开,办理涉税事务的人员络绎不绝,在服务窗口前,党员先锋岗的标识熠熠生辉,问询声、键盘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位于互联网金融产业园的海淀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负责海淀区对应的9万多户纳税人,涵盖全区的重点税源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大中专院校等,每日的业务处理规模居北京市前列。
2018年,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各级国税局、地税局合并。海淀区税务局第一税务所所长黄海霞介绍,第一税务所按照上级安排整合了原来相关的国地税各项业务,人员多了、规模大了、业务涉及面广了,面临的情况更多样复杂。
黄海霞说,合并初期,办税大厅每天的业务量一度达到6000户次,回想起来“当时整个大厅都挤满了人,都听不清彼此之间说的什么”。
“针对纳税服务可能存在的难题,我们党支部要求所有党员在窗口作业的时候都亮明党员身份,难题、不熟悉的任务首先让党员担,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黄海霞介绍,面对大量外籍人士办税难题,组织党员骨干成立英语小分队;针对国地税合并后业务量和业务内容的变化,采用“业务小组+党小组”双引擎的模式,由党员同志带头组成业务攻坚小组;采用党员导师带徒弟的方式,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做好队伍的磨合适应。
合并初期,为减轻办税人员的负担,第一税务所的党员干部采取了延时服务的举措,“每天都要加班到晚上八九点钟,保证每一个纳税人都能当天办结业务。”第一税务所工作人员、党员苏垚说。
短短三个多月时间,业务攻坚小组梳理业务清单300多项,编辑成业务宝典,理顺了业务流程。
第一税务所也非常注重流程模式再造,面对“拿一个号办一件事”的纳税申报、信息确认、发票办理等条块分割的业务流程,创造性地集纳整合所有业务内容,在全北京办税服务厅第一个实现了“全业务一号通办”服务,极大压缩了业务线。还在全北京市税务系统首创静音叫号模式,营造了安静的环境。
另外,依托北京市电子税务局的发展,组建电子税务局专班,引导非接触式办税模式,减轻了窗口服务的压力。同时,结合国家税务总局“我为纳税人缴费人办实事暨便民春风行动”,落实落细北京市税务局相关便民措施。
得益于线上线下的紧密配合,办税大厅的工作量已经从之前的每天6000户次下降到现在的500户次左右。
黄海霞表示,现在每一个纳税人的业务办理平均等待时间已经从20分钟缩短到了3分钟左右,办税大厅已经创造了连续20多个月零投诉的纪录。
“去年因疫情原因,公司业务受到影响,税务所的党员干部特意给我们加班处理问题,解了公司燃眉之急。”主要布局智慧交通产业的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税务总监方伟涛表示,税务所还积极为企业提供一系列惠企、减税降费的政策服务,企业获得感很强。
新冠疫情暴发后,第一税务所的党员同志主动站到一线。“当时我们党支部就决定,所有的值班轮岗都是党员先上,一定把党员同志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发挥出来。”黄海霞表示,“要用党组织的力量、党员力量推动我们工作前进,把我们的服务水平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