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6月7日电 题:苦水变“甜”记
新华社记者张家溪、岳文婷、郭雅茹
在资源性缺水城市河北邯郸,苦咸水、高氟水曾经是当地百姓多年来的心病。得益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南水流入邯郸百姓家,主城区和中东部12个县区的460多万城乡居民告别苦咸水,喝上了优质甘甜的南水。
在邯郸市曲周县白寨镇王庄村村民王庆国的记忆中,小时候家里吃水都靠井水,对于井水,他有着“苦涩”的回忆。
“以前的水太硬,打出来存在水缸里,第二天就发浑。煮水没几天,水壶就有厚厚的一层水垢。”王庆国说,不只是吃水成问题,因为水垢太多,家里的热水器用不了两年就堵住用不了了。
在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之前的日子,邯郸一些地方多是苦咸水、高氟水,“自来水能腌咸菜”。与此同时,地下水越采越少,井越打越深。
后来,王庄村通了自来水,但每天只供两三个小时。2020年下半年,王庄村终于告别苦咸水,喝上了源源不断的南来之水。
“现在的水变软了、变甜了,水龙头随开随有,洗澡用的热水器也可以用了,生活档次明显上去了。”王庆国说。
白寨镇王庄村村民王良玉说,原先喝的水带咸味,水垢特别大。喝上南水后,水垢没有了,水很好很甜,“感谢党的好政策,把长江水引到我们村里来”。
白寨镇永安村村民胡秋林告诉记者,他们原先喝的水是浅井水,小孩容易拉肚子,特别是外地来的小孩喝了后容易拉肚子,而且牙齿变黄。现在喝上了南水,小孩不容易拉肚子,牙也不发黄了,老百姓喝了南水格外放心。
邯郸市是南水北调中线南水进入的河北段首站,是河北省最早用上南水的城市。
邯郸市南水北调办公室综合处处长张蓝鹏说,2015年邯郸市主城区居民喝上了甘甜的南水。2017年邯郸市20个配套水厂完成南水切换,中东部12个县区也用上了南水。截至目前,邯郸市共用南水累计超过13亿立方米。南水已成为受水区群众用水的主力水源。
目前,邯郸市供水已形成以南水为主、地表水为补充、地下水应急备用的用水结构。由于南水的水质好,饮用口感大大提升。同时,南水保障率提高,解决了邯郸市的安全饮水问题,人们生活的幸福感明显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