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贵阳7月16日电 题:青山与玫瑰之约
新华社记者潘德鑫、侯伟利
七月的乌蒙山,艳阳高照。这让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青山村村民王正银既喜又忧:喜的是,辣椒生长迎来了好天气;忧的是45亩食用玫瑰第三季的产量会因持续高温受影响。
在王正银家的种植基地里,绛紫色食用玫瑰含苞待放,过不了几天,就会迎来今年最后一轮采收。而套种其间的辣椒已经挂满了绿色小果,长势喜人。
“就算玫瑰减收,今年的收入也应该不会太差。”王正银心里早已算好了账:今年的前两季玫瑰花已经卖了6万元,近200箱蜜蜂产蜜能卖7万元左右,辣椒每亩还能挣1000多元。
“放在以前种玉米,收入很低,碰到年岁不好,只能认栽。”王正银说。
地处乌蒙山腹地的青山村,是一个彝族、苗族、仡佬族人口占比超7成的少数民族村寨,也曾是国家一类贫困村。
这是7月15日拍摄的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青山村(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产业低效单一是致贫的主要原因。”青山村村支书张齐龙告诉记者,长期以来,村民以种玉米和土豆为生,经济价值低,“一年从头忙到尾,只能勉强填饱肚子”。
要脱贫,必须调整产业结构。2017年,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论证,青山村两委决定大规模推广种植食用玫瑰。
不种粮食种玫瑰,能行吗?万一亏了,吃啥?面对大多数村民的疑问,村干部算了笔账:公司提供种苗、肥料和技术指导,一亩地能种350株,管护好,一株能收花4公斤,再差也能收2公斤,每公斤约定按7元收购,一亩地最少也能得5000元左右,产值是种玉米的10倍。
账算得明白、细致,但要短期内彻底改变千百年的种植习惯,很难。张齐龙只能“逼”着村干部、小组长、党员带头种。
几个小朋友在贵州省毕节市金海湖新区响水乡青山村玩耍(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徐钦 摄
渴望改变、敢闯敢拼的王正银成了村里第一批“吃螃蟹”的人:不仅把自家的2亩玉米地换上了食用玫瑰,还花钱从别人家租了43亩地。
几乎是“背水一战”的王正银很快等来了回报,每年收入增加5万元以上。尝到甜头的王正银又开始种辣椒、养蜜蜂。三个项目加起来年纯收入可达到10万元左右。
第一批玫瑰的成功“绽放”,拉开了青山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序幕。短短3年时间,村里的食用玫瑰种植已超过1800亩,300余户村民参与其中。
“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激励我们坚定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全村都志在创造新辉煌!”当地基层干部告诉记者,玫瑰加身的青山村正结合特有的少数民族风情,建设“青山·玫瑰庄园”,通过农旅融合延长食用玫瑰的产业链,拓宽村民增收渠道。
青山的产业之变,是贵州农村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贵州省以调减低效作物为切入点,围绕茶叶、猕猴桃等特色优势产业,深入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加值增速持续走在全国前列。
花开正当时!绛紫的玫瑰,已成为青山最亮的颜色,不仅充实了脱贫攻坚的底色,也勾勒出了青山振兴的憧憬。(参与采写:梁文雅、何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