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7/ 30 17:08:41
来源:新华网

聆听中华文明的前进足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答卷

字体:

  新华社北京7月30日电 题:聆听中华文明的前进足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中国答卷

  新华社记者施雨岑、王鹏、徐壮

  长城获评世界遗产保护管理示范案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在福州举行的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历史文化遗产“高光时刻”频频出现。

  这些“高光时刻”,是新时代中国推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长足进展的生动例证——从长城到大运河,从良渚古城遗址到敦煌莫高窟……星散在广袤大地上的历史文化遗产,实证着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生生不息,展示着中国文脉保护与传承的亮眼答卷。

  珍视根脉,坚定守护

  一把皮尺、一根米绳、一部自制木梯——这曾是山西省山阴县长城保护员尹成武的全部测量工具。从1979年就开始守护长城的他,靠着简陋的工具,每天在山上待10余个小时,一米一米咬着牙完成了山阴县境内长城的测量工作。

  “老祖宗的东西,你接触时间越长越有感情。”尹成武说。如今,当地增加了4名文保员,守护长城的队伍越来越壮大。

  巍巍万里长城,历经千年风霜。

  不断壮大长城保护员队伍,颁布实施《长城保护总体规划》,公布第一批83个国家级长城重要点段名单,开展长城精细化管理试点,持续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近年来,我国采取的一系列务实举措,让古老长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

  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相关决议认为,中国政府在长城保护方面采取的积极、有效措施,使遗产突出普遍价值得到了妥善保护。

  这是6月16日拍摄的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7年前。

  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之际,时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主任顾风在激动之余也深深担忧:申遗成功的大运河能否更有尊严地活下去?

  这一担忧并非没有缘由。长期以来,这条纵贯南北的大动脉,一直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空间挤压严重等突出问题。

  重现大运河的绝美风光,离不开“壮士断腕”的决心。

  扬州为了大运河生态,关停“每年能够交税2个多亿”的化工厂;杭州出台我国首个保护运河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2019年,《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的印发,更是掀开了大运河历史的崭新篇章。

  76.7万处不可移动文物,1.08亿件/套国有可移动文物……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任务的繁重与难度不言而喻。

  “保护文物也是政绩”——习近平总书记不断强调的科学理念,让登得上城楼、望得见古塔、记得住乡愁的美好画卷徐徐展开。

  “平安故宫”工程、良渚古城遗址展示工程……一批高水平的保护、管理、监测、展示项目实施,有效改善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财政在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支持世界文化遗产监测126个项目,共计6亿元;百余部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出台,更是为保护工作构筑了铜墙铁壁。

  这是朝霞中的泉州开元寺东西塔及周边古城保护核心区域(7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宋为伟 摄

  “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既是一项殊荣,也对今后遗产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申遗成功后,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第一时间表示,将按照世界遗产委员会决议的要求,持续加强古城考古研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当读懂并珍视文化根脉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期许,文化遗产的美好未来不再遥远。

  在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利用电脑现场查看新发现的象牙雕,并进行记录(3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寻根溯源,面向未来

  四川广汉,鸭子河南岸土层下,文明的秘密层层揭晓。

  “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曾在1986年震惊世界的三星堆遗址,在2021年3月以辉煌灿烂的新发现“再惊天下”。黄金面具、青铜人像、青铜尊、玉琮、玉璧、金箔、象牙……新发现的6座“祭祀坑”,如同6个“考古盲盒”,激发着世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然而,只有35年前那次发掘的亲历者才能体会,考古这门学科已实现了何等惊人的发展——

  发掘现场被大跨度钢结构大棚覆盖,数个通透的玻璃房子将“祭祀坑”罩住;实验室“前移”到考古现场,必要的先进设备一应俱全,出土文物可在第一时间进行保护和研究;包括文物保护、动物学、植物学等在内的多学科团队并肩作战、通力合作……

  先进的技术、新锐的力量,研究最古老的岁月,展现最悠远的文明。曾被视为“冷门”的学科,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

  2020年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我国考古最新发现及其意义为题举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灿如星河,绵延闪耀。我们引以为傲的文明长河,发端于何时何处?延绵不绝的传承,走过怎样的起承转合?

  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考古人所承担的任务,便是解开文明起源的秘密,夯实民族文化自信的基石。

  50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有序开展,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中华文明形成发展等关键领域考古项目重点实施……“十三五”期间,中国考古重大成果丰硕。这些考古发现,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必将深刻影响当下和未来。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分享了2个数据:2003年前后,报考南京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学生只有十几个人,现在则有上百人;去年他受邀作一场博物馆相关报告时,线上听众多达47万人。

  放眼中华大地,甘肃敦煌莫高窟、江西海昏侯国遗址、浙江井头山遗址……年轻的考古工作者接过前人的“接力棒”,以自己的蓬勃朝气和研究成果向世人证明:考古,并不等于故纸堆和冷板凳,而是探寻根脉、面向未来的“朝阳”事业。

  在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参观者在拍摄回归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7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柴婷 摄

  薪火相传,与时俱进

  草木葱茏的天龙山,这个盛夏格外引人注目——在各方努力下,7月24日,漂泊海外近百年的天龙山石窟“第8窟北壁主尊佛首”回归山西故土,与广大观众见面。

  这是近百年来第一件从日本回归天龙山石窟的珍贵流失文物。“就像见到久别的亲人!”天龙山石窟博物馆馆长于灏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千年前,顶尖的匠人在这里创造出独具魅力的“天龙山样式”,将中国古代石窟艺术推向高峰。

  百年前,璀璨的瑰宝遭人觊觎,超过240尊造像被盗、四散飘零,堪称中国石窟寺史上最为惨烈的劫掠。

  今天,国宝归家的传奇,一次次唤起人们对家国深沉的热爱。

  参观者在北京圆明园展厅内观看马首铜像(2020年12月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马首铜像回归圆明园、曾伯克父青铜组器被跨海追索回国、意大利返还中国700余件文物艺术品……近年来,中国不断提升文物保护和流失文物追索能力,与23个国家就流失文物追索返还签署双边协议,建立彰显中国特色的国际合作机制。

  永不言弃的追寻,是为了古老文脉的传承,更是为了民族精神的弘扬。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

  拿起洛阳铲,举起“考古刷”——“国宝探秘考古盲盒”亮相山东博物馆,9款代表性馆藏文物仿制品制成“考古盲盒”,简化还原的发掘过程满足了大家对考古的好奇心,也让体验者感受考古人的艰辛与执着。

  当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正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暑期的首都博物馆,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

  泡水皱缩的简牍靠什么化学试剂才能复原?圆明园兽首如何用射线检测内部结构完好程度?轻轻一碰就碎成齑粉的出土丝绸怎样还原本来光彩?……“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的展厅里,许多小观众好奇地发出追问。

  从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大受欢迎,到舞蹈《唐宫夜宴》火遍全网;从2020年5.4亿人次“打卡”博物馆,到良渚古城遗址“亮相”中学教科书……类型丰富、主体多元的现代博物馆体系基本形成,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渐入佳境,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当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传承不绝的中华文明璀璨瑰宝,鼓舞着千千万万自信的中华儿女,在前行的征途上昂首阔步!

  工人在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喜峰口西潘家口段长城保护维修工程现场施工(6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在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学生田丹玉(左)和壁画修复师田玉娥清理一件唐代壁画(2019年5月22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陕西省榆林市麻黄梁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在麻黄梁黄土地质博物馆参观(7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在河北沧州黄骅市郛堤城遗址瓮棺葬群发掘现场,黄骅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向沧州交通学院学生讲解考古发掘知识(6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郑州歌舞剧院的演员在录制河南博物院元宵奇妙夜节目(2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安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刘阳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691127714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