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惠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坚定不移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要切实把握其主要特征,坚持以中国方式解决现代化发展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典型特征,可以概括为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核心特征决定的理论科学性、目标人民性、文明开放性和路径创新性。
组织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中国共产党是勇担“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使命的政党,是具有坚定的信念信仰和铁的纪律的严密组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组织特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也不允许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具有鲜明的组织先进性和组织优势。中国共产党是始终担当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组织领导力量,始终代表人类社会发展的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决定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性质与方向,也直接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性质与方向。
理论科学性
初心明确的中国共产党,在救亡图存、探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践中找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实践的理论、不断发展的理论和开放的理论,其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开放性决定了其真理性。结合世情、国情、党情的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回应时代问题、谋求时代发展、推进民族伟大复兴中提出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指导中国走向富强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理论武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一系列原创性、战略性重大思想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论指引和实践指南。
目标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以人民为中心的实践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最大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的现代化之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标志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因为有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导的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不同于西方国家资本逻辑主宰、资本力量主导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也是适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要求,协调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现代化。
文明开放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充分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中一切有益成果,将外来文明成果和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结合起来,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传统智慧的反映,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均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养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智慧。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开放文明的现代化。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所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不排斥西方文明在内的一切人类文明优秀成果,也非简单片面反西方的现代化,而是融合中国传统文明和世界先进文明,创造出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不仅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辟了光明前景,也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开辟了文明发展新道路。
路径创新性
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打破了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神话,克服了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固有弊端,为人类提供了现代化的全新选择,展现了人类社会现代化的光明前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在领导最大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敢于与时俱进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顺序的发展过程不同,我们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我们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革命,系统性克服发展瓶颈,跨越“发展鸿沟”。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在互利共赢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使中国的现代化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开辟了后发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崭新道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作者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校长、教授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思政专项(20VSZ006)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