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骜
我叫张骜,90后,在北京日报工作,平时穿梭于西城区的大街小巷。作为一名记者,我采访过很多人,只要是跟我照过一面,聊过一次的人,都会在采访结束后问我:“您是北京人吧,一听说话就错不了。”
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这座城市有着深厚的感情,喜欢一切京味元素的东西。学说一段评书,唱上几句皮黄都不在话下。作为一个北京孩子,我知道北京人讲规矩,尤其是胡同里的北京土著。打小爷爷奶奶就告诉我,出门问路一定先说您,劳驾、借光这些词不能离开嘴边。这是老北京的礼儿,也是北京人的面子。在日常的采访中,懂礼貌的张记者是胡同里叔叔阿姨、大爷大妈们最喜欢的小伙子。采访过后,塞个水果,倒杯茶水是常事,遇到热情的大妈,拉着我讲个胡同掌故,末了还能在人家蹭一碗炸酱面,采访和味蕾的双重满足,让我对胡同的热情与日俱增。
西城是北京核心区,也是老城区,想把采访工作做好,“四力”一个也不能少。尤其是我们年轻记者,腿更得勤快,几乎每天,我都得在胡同里走上个把小时,了解里面发生的人和事。
“小张,我签约了,我和你阿姨活了70多岁,终于能住上楼房了。”跟我说这话的老人叫张文亨,是菜市口西片区永庆胡同的老居民。2019年,菜市口西片区成为北京首个申请式退租试点,这些住在平房区直管公房的居民,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自愿退还房屋使用权,并获得补偿及安置,实现居住条件的改善。
政策来了,住了几十年平房的张文亨激动不已。虽然老张家的两间平房只有20多平方米,在片区里绝对算大房子,但三代同堂、生活不方便,老张的儿子曾因没独立住房被结婚对象婉拒等“心结”一直压在老人心底。
“我70多了,这可能是我这辈子住楼房最后的机会了。”我第一次采访他的时候,张文亨不止一次落泪,因为在这次退租中,他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压力。
“刚开始大家对政策都不了解,心里有疑惑,谁要是特别主动和实施公司来往,大伙就觉得他占了便宜,和其他居民不是一条心。”那段时间,张文亨遭受的冷眼和不解是他前半辈子从未经历过的。夜深人静,辗转反侧,他问自己:“我错了么?”
采访中,老人把问题抛给了我,我握住他的手说:“咱们政策公开、公正,只要您有资格、符合条件,就可以按照政策改善,谁反对也没用。”
听到我的话,张文亨的眼中闪过一丝亮光。在他以首日第13号在退租协议上签字,确定了安置房源后,第一时间拨通电话,向我报喜。我也把张大爷家的事,写进了菜西申请式退租的报道了,那个小标题就叫“30多年楼房梦终于要实现了”。
如今,张文亨早已住上了楼房。乔迁后,他主动邀请我到家里做客,特意向我展示了退租当天的《北京日报》,那一刻,我无比荣幸。我意识到,一名党报记者的责任,不只是写好稿子,还要记录城市变迁,记录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我们的一点点努力,群众心里,是有数的。
我更爱胡同了,随着报社的媒体融合,我和同事们开始尝试以短视频的形式讲述北京胡同里的故事,节目的名字就叫“胡同里的北京”。从初创到现在,节目已经60多期了,拍摄过程中,我认识了正阳书局的掌柜崔勇,拜访了享誉京城的老木匠李东风,还有改造崇雍大街的设计师孙书同、后海滑冰大爷等等,形形色色、各有特点。我聆听他们的讲述、也讲述他们的故事。
胡同,这一北京独有的文化符号,滋养了千万京城儿女。当我走进胡同,就能找到北京味道、北京感觉。我确信,无论谁想要体会北京,就一定要走进胡同。我们的视频节目仍在更新,胡同里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而我也没有停下脚步,我要继续扎根胡同,讲好胡同里的北京故事。
北京日报社 张骜 采访门头沟灵山复绿
北京日报社 张骜 拍摄《说疏》
北京日报社 张骜 西城区听民意大会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