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龟兹的古韵新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5 10:06:53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千年龟兹的古韵新生

字体:

  仲夏时节,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洲骄阳似火,巍巍天山深处的托木尔峰仍是白雪皑皑。山脉南麓,在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新疆库车市,“雪藏”于地底七八米深的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即将迎来开馆。在200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库车友谊路墓群原址上建起的博物馆,像尘封1700多年的时光信札,誊写文明源流,记录文化根脉,如一幅画卷缓缓展开了龟兹文化多元荟萃、兼容并蓄的历史。

  新疆库车市老城拍摄的库车大寺及周边民居(2023年10月19日摄)。本组图片均由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古龟兹地区为汉唐“西域都护府”“安西都护府”所在地,是中原政权治理西域的重要城池,是古丝绸之路的著名驿站。扎根中华文明沃土的龟兹文化,用如今遍布新疆多个县市的珍贵遗址遗迹、丰富诗歌乐舞,实证千百年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历史,彰显中华文明开放包容的格局胸怀,史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千年龟兹文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与时偕行,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棵参天大树上,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

  新疆库车市拍摄的库车友谊路砖室墓群发掘现场(2023年10月18日摄)。

  探寻龟兹文化的中华印记

  按《汉书》《晋书》所记载的地理位置和人口规模,古龟兹地区是丝绸之路上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古龟兹现存遗址遗迹广布于新疆库车、阿克苏、拜城、新和、沙雅及轮台等县市。人们可以在石窟寺、古城池、烽燧中一窥千年前的繁华热闹,读懂戍边军士、往来商旅、佛教僧人共同生活的久远故事。

  位于地下的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充分利用古墓群原貌进行文化遗产活化展示,15座砖室墓样貌完整,可清晰看到墓门、甬道、墓室、耳室。墓门上有照墙,门楣上雕有天鹿、玄武、白虎、朱雀等中国传统神兽纹样,部分墓主人口含或手握钱币,这些均是古代中原地区墓葬习俗。砖室墓随葬的大量陶器、骨器、钱币等,是研究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和西域紧密联系的重要依据。

  新疆库车市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拍摄的2号墓(2023年9月9日摄)。

  库车市龟兹博物馆馆长马丽丽介绍,友谊路墓群砖室墓部分墓室形制与河西一带砖式墓类似,相关区域累计发掘面积近1.3万平方米,已清理出春秋战国至元明时期墓葬、灶、井等各类遗迹1000余处。墓室中的每一块砖都见证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

  位于沙雅县的新疆印章博物馆,珍藏着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时期的官印、府印、行印、手抄等,表明各个时期中央政府在西域设置管理机构、派遣官吏、颁发印绶,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史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库车市拍摄的库车清代城址(3月31日摄)。

  行走在库车市以西约两公里的皮朗村,可清晰辨认出汉唐时期龟兹都城的三面城墙。上世纪80年代以来,考古人员在这里挖掘出土了大量汉唐钱币及铺地方砖。许多方砖都装饰着精美的莲花纹样。“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莲花象征清丽高洁、被称为‘花中君子’,挺立千年的城墙及极具辨识的出土文物,无不佐证了古龟兹地区与中原地区经济文化上一脉相承且密不可分的联系。”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台来提·乌布力说。

  被称为“龟兹历史画廊”的库木吐喇石窟,全面反映出古龟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的发展变迁。公元10世纪开凿的第79窟,主室坛基正面供养人中,既有回鹘人,也有汉僧,汉文、龟兹文和回鹘文共同题刻在供养人旁榜题内,和谐共存。“这是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彰显了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厚重与辉煌。”新疆克孜尔石窟研究所副所长苗利辉说。

  传承龟兹文化的古韵今风

  描摹、印花、细凿、锯形……拾步库车老城,隔几条街就能碰见正在修缮古民居的手工匠人。那些老屋檐、旧窗户,在他们的精雕细琢下完美复原,一个个古香古色的雕花惟妙惟肖地从时光中走出来。

  工人在新疆库车市一座古民居内进行修缮工作(2023年10月19日摄)。

  库车市汉唐龟兹故城遗址区和清代老城区,留存着汉、唐、元、明、清不同时期城墙和古遗址。特别是老城区现存的大量晚清和民国初期古民居,既是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重要的旅游资源。为保护面临损毁甚至消失的古民居,当地去年启动“拯救老屋行动-古民居修缮”项目,对101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民居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研究制定保护修缮方案,邀请著名文物保护专家对本地传统工匠进行培训,尽可能复原老城风貌。

  吾玛艳·阿西木民居位于新疆库车市热斯坦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具有130余年历史,2010年1月被认定为一般不可移动文物。是库车市拯救老屋行动中首座修缮完成的古民居。(2023年10月19日摄)。

  “寿字纹、万字纹、中国结等雕花图案随处可见,这些古民居融合了典型汉式外廊和传统维吾尔族建筑风格,展现出各民族文化的互动融合。”在一处修缮完成的古民居前,库车历史文化名城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张雪说,拯救老屋行动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了新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证。

  工人在新疆库车市一座古民居内进行修缮工作。外廊挂檐板上雕刻着寿字纹、同心结、如意云头和卷草纹等图案(2023年10月19日摄)。

  传承文化并非简单复古,近年来,新疆努力将传统文化保护融入城市建设。眼下,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清代城墙遗址保护修缮、林基路烈士纪念馆保护展示工程、龟兹博物馆等重点项目先后实施修建,苏巴什佛寺、克孜尔尕哈烽燧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完成提升改造,越来越多的龟兹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天山脚下新疆库车市北部,屹立着新疆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建筑群遗址——苏巴什佛寺遗址(2023年10月19日摄)。

  龟兹魏晋古墓遗址博物馆,不仅充分利用古墓群原貌,还通过数字云展览、VR体验、纱帘投影、交互式屏幕等数字化手段,还原生动历史场景,让观众“沉浸式”感受文物魅力。

  “博物馆充分发挥珍贵历史文化遗产作用,再现晋十六国时期古龟兹地区文化习俗和生活风貌,有形有感地向人们介绍多元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库车市龟兹博物馆副馆长曹兴伟说。

  新疆库车市拍摄的克孜尔尕哈烽燧(2023年9月8日摄)。

  奏响龟兹文化的现代乐章

  今年年初,“壁上·壁下——龟兹石窟艺术的因缘与回响”展览在新疆美术馆开展。展览以古龟兹地区石窟为原型,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光影交错的展览空间中,石窟壁画上的故事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参观者眼前。墙壁上的绚烂画面,让人穿越时光长河,触摸历史痕迹,收获声声赞叹。

  游客在新疆库车市库车王府内的龟兹博物馆参观(3月31日摄)。

  新疆师范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学生恩卡尔·木哈亚提与朋友结伴而行,认真欣赏每幅壁画。“新疆以前盛行佛教,这里原本就是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并存的地方,看到壁画就像和千年前的古人交流,太有意思了。”她说。

  克孜尔石窟是龟兹石窟的典型代表,融合了古希腊罗马、印度、波斯和汉唐中原地区文化元素,与敦煌莫高窟一样,对研究东西方文明交流史具有重要价值。作为4A级景区,克孜尔石窟每年接待数十万名游客。为了保护利用好石窟文化遗产,克孜尔石窟研究所积极引进数字化概念和技术,用三维扫描、立体摄影、多光谱技术等手段对石窟和壁画信息进行详细收集、整理和保存。

  游客在新疆库车市龟兹小巷观光游览(2023年10月19日摄)。

  台来提·乌布力介绍,今年以来,克孜尔石窟研究所与当地政府积极配合,共同推进包含虚拟现实体验空间、数字展示空间、公共文化(艺术)教育空间等功能区的龟兹石窟数字展示中心建设,将数字技术赋能融入龟兹石窟保护利用事业。

  龟兹文化的保护传承、活化利用正努力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曾誉满天下的“龟兹乐舞”,是中国传统歌舞艺术中的一块瑰宝。新疆艺术学院的年轻师生,以石窟壁画形象为原型,以中国古典舞审美范式再创作龟兹歌舞,历时十余年,形成多部舞蹈作品。其中,群舞《铅华·满壁》去年摘得第十三届“荷花奖”古典舞提名奖。

  在新疆库车市大馕城,《杏花之约·丝路龟兹》大型沉浸式歌舞剧与游客见面(4月1日摄)。

  这段舞蹈的编导、新疆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副院长张鹏,十多年间不断梳理龟兹乐舞史料,多次前往克孜尔石窟采风,通过创新编排,让古籍中、壁画上的龟兹乐舞“活起来”。“希望传统传统文化能被发扬光大,呈现于后人,传递文化自信。”他说。

  库车市委书记王鲁军说,当地还会定期举办龟兹文化艺术节和龟兹研究学术研讨会,常态化开展“倾听历史与龟兹壁画对话”“龟兹文化我来讲”等活动,让各族群众感受扎根中华文明沃土的龟兹文化如何传承发展,启迪后人洞见历史,不忘来路。

  不久前,新疆起草了《龟兹片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进一步挖掘龟兹考古实物和文化遗存的历史内涵、时代价值,让收藏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传承在文艺作品中的遗产,在系统性保护和开发中焕发新的时代光彩。扎根中华文明沃土的龟兹文化,将与时偕行、吐故纳新,继续弘扬和合共生的文明理念、深厚宽广的家国情怀,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新征途上不断迸发出文化力量。(记者李自良 关俏俏 熊聪茹 张瑜)

【纠错】 【责任编辑:王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