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周圆:地球之南,记录变与不变-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04 14:42:26
来源:中国记协

新华社周圆:地球之南,记录变与不变

字体:

新华社国内部周圆

  大家好,我是新华社记者周圆,我演讲的题目是《地球之南,记录变与不变》。

  这是新华社记者定格下的一个历史性瞬间。1984年12月30日,我国首支南极考察队成功登陆南极洲。队员们在五星红旗的引领下,精神抖擞地迈向营地。几十天后,好消息传来——我国第一个南极考察站长城站落成,五星红旗首次在地球之南升起。 

  那次英雄般的出征,我还没有出生。近40年后,作为新华社记者,我跟随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远赴南极,嵌入式开展报道。

  168天、3万余海里的航程,一路上,我看见日新月异的“变”,也感受到一脉相承的“不变”。

  中国海洋大学史久新教授算是一位“老南极”了。1994年,“雪龙”号首航南极,他也随船开启自己首次南极之旅。关于那次考察,他向我讲起了一段类似“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经历。

  当年经停澳大利亚期间,考察队组织大家去参观当地南极局,一开始还很兴奋的队员们渐渐变得沉默,因为看到了对方一流的观测仪器、完善的航空保障以及科学的管理体系。而当时我们的科考船上很难找到与科考有关的设备,甚至大洋调查最重要的仪器CTD(温盐深剖面仪)都需要自行带上船。

  如今,护航我们前往南极的“雪龙2”号,是第一艘我国自主建造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也是全球第一艘采用船艏、船艉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科考破冰船。船上配有几十套先进的科考仪器,这让我国极地研究成果不断。

  史久新特别自豪地告诉我,“他所在的物理海洋研究领域,我们已经进入世界第一梯队。”

  变化,远不止这些。比如我们的淡水不再是限时限量供应;船上基本实现了“蔬菜自由”;气象保障由30多人精简到2人,大量工作可以交给自主研发的软件完成等等。面对这一切,我在报道中兴奋地写下“一切都大变样”。

  记者的荣光,莫过于记录伟大时代的变迁。

  “新华社南极长城站电”“新华社南极拉斯曼丘陵电” “新华社南极中山站”“新华社南极内陆电”“新华社雪龙2号电”……40年来,一代代新华社记者在现场发回一篇篇报道。我们用生动的笔触、鲜活的镜头,记录我国极地考察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的“变”,向世界展示奋进新中国的每一个高光时刻。

  岁月流转,也有一些东西在地球最南端的大陆代代相传。

  我还记得自己首次踏上南极大陆那一刻,天地辽阔、万物静美。但很快一场又一场狂风,就让我见识到南极的荒凉原始。而就是在这里,我们要完成本次考察的头号任务——建设我国第五个南极考察站秦岭站。

  一路上,我能在队友们脸上看到一种使命感,他们常常会重复一句话:“人这一辈子能有几次机会代表国家啊?”

  这,正是我们迎战极寒狂风的不竭力量。

  一天晚上10点,狂风骤起,秦岭站迎风面还有3块墙板没装。风雪持续在加大,相机在手里已经拿不稳,800多斤的墙板在空中像树叶一样摇摆。

  大家都明白,不堵上这个窟窿,其他墙板都有可能被吹飞。已经收工的队员纷纷前去支援,平常墙板只需2人牵引,这次来了40人。

  谢帅帅是建站队伍中最年轻的队员。这名“00后”在高空中负责固定墙板。螺丝太小,他就摘掉厚厚的手套,可这是严寒透骨的南极,不出几下,手指就被粘住,最后只能咬紧牙撕开。

  就这样,大家在漫天雪雾中鏖战到凌晨,当最后一块墙板装好时,不少人脸上的雪粒已经结块儿,双手冻得失去了知觉。

  还有一次风力更大,达到12级,天地呈灰白一色,低头看不见脚尖。但建设进度不能停,于是队员们站成一排,拉着一根绳子,顶着风往返于工地和宿舍。

  做好报道的同时,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比如撕膜、捡垃圾。在南极,这些最简单的工作一天干下来,我的手已经是拿不起筷子,脸冻得直发痒,真难以想象队友们工作的难度和强度。

  40年前,有国外队员问长城站的建设队员,“这么拼,一天给你们多少钱?”当时我们的队员回道,“不给钱,我们也干”。如今,我问秦岭站建站队友们,“这么拼,值吗?”他们没有正面回应,有人笑着说,“还可以再上点强度,难道极点才是南极嘛。”

  最后,我们仅用了52天就建成了秦岭站,国外同样体量的工程花了四五年。

  2月7日,秦岭站开站,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信,向极地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和美好祝福。风雪中,望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大家一起高唱国歌。透过镜头,我看了他们伤迹斑斑的脸上热泪纵横。

  这就是“不变”的中国精神、中国力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伟大祖国在“变”与“不变”的激荡中阔步前行。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党中央的喉舌、耳目、智库,我们新华社记者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在滚滚向前的历史中,我们定格下那些天翻地覆的“变”,以及恒久坚持的“不变”。(注:以上素材均由中国记协提供)

2022年3月,新华社记者周圆在全国两会上提问

新华社记者周圆在南极秦岭站采访建站队员


2024年2月,新华社记者周圆在南极秦岭站前展示社旗

【纠错】 【责任编辑:底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