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常青:一路飞驰 一路生花-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05 08:24:30
来源:中国记协

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常青:一路飞驰 一路生花

字体:

常青

做记者七年,我经常伴随一项交通工程从开工到建成,几乎每一个“通车”现场,我都参与了采访。

今年7月18日,连接山东日照与河南兰考的日兰高铁全线贯通。这条线路不仅将“山河”两省相连,更将黄河中上游与下游相接,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带来新机遇。

登乘首发班列,一路飞驰,我不禁陷入回忆:自2017年全面启动建设,日兰高铁分三段建设、先后建成,全线贯通同样走过了七年。可以说,过去七年,我见证了日兰高铁的一路飞驰,而“他”也见证了我作为一名记者的一路生花。

人人那个都说沂蒙山好,但路不通,外面的人进不来,看不到沂蒙山的美,里面的人出不去,拖住了脚步,遮住了眼界,更阻挡了发展。“四塞之固,舟车不通,内货不出,外货不入”,曾是沂蒙山区的真实写照,没有人比沂蒙人民更期盼高铁的开通。

2019年11月26日,日兰高铁临沂段率先建成,这条线路横贯沂蒙腹地,将多个“红色摇篮”串成一线,沂蒙老区迈入“高铁时代”,在全国各大革命老区中走在了前列。

开通仪式前,我在临沂北站外遇到了74岁的庞建云,他蹲在售票厅外,怅然若失。原来他一早赶了十多里地,就是为了买一张首发车票,很遗憾他没抢到。我刚想安慰他几句,但他告诉我,家里早就买上了小汽车,老区人民的日子会越过越好。

列车开动,望着窗外急驰而过的风景,中铁十四局建设者丁宇翔说,建设期间,老区人民把刚装修好的工厂腾出来用作项目指挥部,分文不取;不少村民主动砍掉了自家的果树,为高铁“让路”。他们中有不少是村里的老人,从没见过高铁,甚至没走出过沂蒙山,但他们知道“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儿,国家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儿”,就是本着这样朴素且真挚的情感,放弃个人利益,像当年支援前线一样支持高铁建设。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沂蒙精神,他们从不曾挂在嘴边,却始终在用行动践行。

得益于公路运输专线多、线路长、辐射广,素有“商贸物流之都”美誉的临沂却独缺高铁这一环。物流之都如今插上高铁双翼,正谋划着新的腾飞。

采访中人们的笑脸与期盼让我触动,一切都那么的充满希望与生机。回来后我采写的《沂蒙老区驶出首班复兴号》获得了中国新闻奖。这对于工作不过两年的我是莫大的鼓励,但更重要的是这次难忘的采访经历教会了我如何做新闻——那就是到现场去,去采访时代发展的见证者,去聆听他们的故事,用一个个最真实、最鲜活的个体故事去反映民族复兴、国家富强。

2021年,日兰高铁菏泽段也迎来了通车。通车前,我来到黄河滩区,位于东明县的郭艳平的“新家”。作为黄河滩区代表,第二天他要去现场乘坐首发车。他家的二层小楼非常宽敞,他说一年前,他从距离黄河3公里的滩区搬进这里,摆脱了几代人“三年攒钱、三年筑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的“魔咒”。如今高铁又开进了“黄河滩”,让他“稳当”的幸福再加码。

离开郭艳平家,我又去了农民画家毛吉志的展览馆,这些年他用画笔记录着滩区群众搬进新家后的幸福生活。第二天我在首发车上找到他时,他正在速写本上记着灵感:尖尖头的高铁,高铁边上有黄河,有敲锣打鼓的人,飞驰的高铁见证着滩区群众奔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

首发列车上,还有一位特殊的旅客。1949年出生的张秀梅穿着大红袄第一次坐高铁。过去三年,她的孙子赵京作为日兰高铁建设者,为保工期多次“过家门而不入”,如今高铁修到了家门口,她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孙子说的时速350,握住老伴的手,她笑中带泪的说:“真是以前不敢想的好日子!”

今年7月,日兰高铁兰考段建成,日兰高铁实现了全线贯通。通车现场,我碰到了一位老朋友,国铁济南局高铁司机孔祥配。从京沪高铁开始,他几乎参与了近十年来山东省内所有高铁的联调联试,成为多条新线上的驾驶第一人。毫无意外,他成为日兰高铁贯通的首发司机。

聊起铁路发展,他的感受更加微观具象:“高铁线路从一条变成了高铁立交;全省高铁司机从几十人变成了上千人;过去好几年才有一次的新线开通,最近一年一条,甚至一年两条;高铁速度越来越快,距离站房13公里就要开始减速,过路一个站的时间只有20秒;无砟轨道、无缝钢轨的创新应用让硬币在列车上可以竖立不倒;技术的全面自主,如今连驾驶室里的报警提示都是中文。

回想7年记者生涯,我共参与报道了7条高铁的建成通车。而我,也从怀揣新闻理想的学生变成了可以记录这伟大时代的新闻人。从最初单枪匹马奔赴现场到现在带领全媒体团队协同作战,从最初拿着一个采访本走天下,到现在也可以举起话筒,走在镜头前,和数万名网友共同见证通车时刻。通车报道的形式年年在变,但每一个“通车”时刻自豪的心情,要讲好中国高铁故事的责任始终未变。

这些年,我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着一个个超级工程从打下第一根桩到护送人们驶向希望与远方,从基建大建设、大发展这一窗口,我看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开拓精神,感受到了因为科技自立自强而挺直的腰板儿,记录了一个个“要想富先修路”的故事。当我发现,我的职业生涯正与家乡发展,国家富强同频共振时,我感到非常骄傲。

感恩记者这个职业,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未来,我将继续磨练四力,精进全媒体技能,让脚下始终有泥,让眼中始终有光,以热爱之名,与祖国同行!

2022年除夕采访坚守一线的项目建设者

济郑高铁通车直播工作照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采访时与大国工匠郭磊合照

(注:以上素材均由中国记协提供)

【纠错】 【责任编辑:徐宙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