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筑巢引兽”防治鼠害项目通过成果评价-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9/10 18:44:06
来源:新华网

三江源“筑巢引兽”防治鼠害项目通过成果评价

字体:

  新华社西宁9月10日电(记者吕雪莉)筑巢引兽,生物控鼠。一项名为“人工洞穴引居天敌及防控鼠害研究与推广”的项目近日通过评审。青海省科学技术厅组织有关专家召开成果评价会,与会专家听取了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经质询和讨论,同意通过成果评价。

  据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工作人员海信荃介绍,此项目利用草原动物穴居的习性,在青海草原牧区、农牧交错区设计建造出符合12种害鼠天敌习性的7种规格的605座人工动物洞穴,控鼠面积300万亩。通过监测近几年鼠类天敌活动、有效鼠洞和植被恢复情况,发现人工洞穴构建有利于鼠类天敌的繁衍生息,进而降低洞穴周边鼠类数量,达到恢复草原生态平衡的目的。项目还取得授权专利3件,其中发明专利1件。

  我国拥有各类天然草原约60亿亩,占国土总面积的40%以上。其中有1/3左右的草原不同程度遭受鼠虫害。鼠害导致草原退化,加速荒漠化进程,严重威胁三江源生态。

  该项目选择位于三江源腹地的黄河源头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的玛多县为实验样地,从2018年到2024年间,综合运用了红外线相机视频观测、人工洞穴附近鼠洞减退率统计分析以及植被恢复等方法。经过红外线数码相机的数据采集、人工洞穴周边鼠密度调查及植被恢复调查,综合得出人工洞穴有较好的引兽效果,通过引兽达到控制周边鼠害,并有较好的生态修复作用。

  项目负责人、青海宗舟生态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公保,在果洛高原牧区生活工作30多年,对鼠害深有研究。从2018年至今,公保及其团队自行研发人工洞穴,进行该技术的实验和推广。他说,鼠害的防治不是将其灭绝,而是合理地控制数量,从而维系整个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筑巢引兽的根本是用动物去解决动物的事,达到生态链条的平衡。

  成果评价委员会专家一致认为,筑巢引兽的控制鼠害方法符合生态学理念,技术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效果可持续。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