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第一枚金属国徽的金色记忆

2019-09-28 21:21:5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沈阳9月28日电(记者张非非、石庆伟、于也童)60多年前,沈阳第一机器厂的烈火中,熔铸出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如今,这枚直径2米宽、竖直径2.4米高、重达487公斤的国徽,仍悬挂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熠熠生辉。

  这枚栉风沐雨的国徽,镌刻了老工业基地工人艰苦奋斗、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忠诚奉献的爱国情怀。

(图文互动)(1)难忘:第一枚金属国徽的金色记忆

  7月17日,参与制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吴嘉祜在家中回忆当时制造国徽的情景。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历史的时针拨转到1950年,制作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任务交给了以铸造和机械加工技术闻名的沈阳第一机器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前身)。“接到任务大家都很激动,铸造车间马上组成了十几人的专门任务小组。”97岁高龄的吴嘉祜回忆。当年,他负责领导钳工组进行国徽制作的第二道工序,在铝合金毛坯上做精加工。

  “旧社会工人没地位,当学徒工时我的门牙都被打掉了,能为新中国铸造国徽,这是我们工人的无上光荣。”吴嘉祜说。

(图文互动)(2)难忘:第一枚金属国徽的金色记忆

  7月17日,参与制造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的吴嘉祜在家中观看金属国徽模型。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国徽的材质为铜铝合金。铜铝熔点不同,要获得铜铝合金,使用真空设备不是难事。然而当年我国尚无真空设备,取得铜铝合金必须先将铜熔化成铜水,再将铝锭放入铜水中慢慢熔化。没有化验设备就用肉眼看;没有脱氧剂就用木棒搅拌脱氧;没有测试铝水温度的仪器,就在炉子前仔细观察;浇出来的国徽麦粒不鼓,工人焦百顺、陈喜芝等十几人废寝忘食,试制了七八次……“制造国徽在当时难度太大了,那阵子大家吃住都在车间里,夜以继日地工作,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成功铸造了新中国第一枚金属国徽。”吴嘉祜说。

  2012年,吴嘉祜圆了自己到北京天安门看看自己亲手铸造的国徽的梦。“那激动的心情我现在都忘不了,当时我吟了一首诗:‘国徽国徽闪金辉,我为国徽制银坯。天安门上撼世界,心中留下幸福美。六十余年分别后,近观国徽展神威。’”吴嘉祜回忆。

  国徽铸造熔炼出来的工匠精神、奋斗精神、担当精神,正代代传承,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图文互动)(3)难忘:第一枚金属国徽的金色记忆

  7月11日,游客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内展出的国徽前拍照。博物馆严格按照天安门城楼上那枚金属国徽的尺寸,用老工艺复制了一枚金属国徽在馆里专门展出。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也是在2012年,记载新中国工业发展历程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在沈阳开馆。在吴嘉祜等老工人的指导下,博物馆严格按照天安门城楼上那枚金属国徽的尺寸,用老工艺复制了一枚金属国徽在馆里专门展出。时任中国工业博物馆筹建处副主任侯占山说,我们要铭记国徽铸造的奋斗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图文互动)(5)难忘:第一枚金属国徽的金色记忆

  7月8日,话剧《国徽》编剧黑纪文讲述创作过程。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大幕拉开,在熊熊炉火映照下,一枚巨大的国徽徐徐升起……台下观众掌声雷动。今年6月在沈阳盛京大剧院首演的话剧《国徽》,再次将在场的观众拉回到那个火红的年代。

  “我为了写这部话剧,前后历经20多年,遇到各种困难也没有放弃,希望通过这部话剧让人们重拾老工业基地光荣历史,感受工人们奋斗自强的精神。”话剧《国徽》的编剧黑纪文说。

(图文互动)(4)难忘:第一枚金属国徽的金色记忆

  7月11日,在沈阳中国工业博物馆,游客观看介绍国徽历史的展板。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在剧场、在博物馆、在电影院……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不同形式去探寻老工业基地与国徽的故事,去感受光荣与辉煌,去汲取不忘初心、奋斗自强的前行力量。

  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天安门上的金属国徽依然光芒四射。70年乘风发展,老工业基地在经历转型的阵痛之后,正加速新一轮振兴,爬坡过坎,重铸辉煌。

  在金属国徽的诞生地沈阳市铁西区,几十万产业工人正奋斗一线,为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贡献力量。

  全国劳动模范、有着“中国焊接机壳拼装第一人”之称的沈鼓工人杨建华已66岁,仍然穿着蓝色工装出现在车间里。“国徽铸造的荣光虽已成历史,但国徽铸造的精神需要代代传承。我要继续发挥余热,培养新的大国工匠。”在沈阳,正因为有杨建华这样一批优秀的技术工人,老工业基地不断续写从第一枚国徽、第一台机床、第一台压缩机到“十万大空分”“120万吨乙烯三机”、新一代舰载机的大国重器传奇。

[责任编辑: 刘笑冬 ]
难忘:第一枚金属国徽的金色记忆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505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