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评论
· 经济观察:地震不影响投资环境 投资者依然看好四川 (09-08)
· 就业援助:撬动震后人生的支点 (08-28)
· 半月谈:就业是对灾区群众最好的援助 (08-28)
· 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不朽业绩 (08-20)
· 光明日报评论员文章: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不朽业绩 (08-20)
· 新华国际时评:疗养善举 友谊接力 (07-18)
· 汶川重建,请尊重九成民众的期待 (07-16)
· 人民论坛:民族精神的新高度 (07-15)
· 灾难挡不住奋进的脚步:写在“5•12”汶川大地震两个月之际 (07-11)
· 《瞭望》文章:抗震设防应注重“三结合” (07-09)
· 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抗震救灾彰显社会主义优越性 (07-08)
· 新华快评:让奥运精神为灾区重建加油 (07-05)
· 解正轩:把忠诚使命镌刻在抗震救灾战场上 (07-03)
· 方舟子:为了自己的安全“范跑跑”也不应该跑 (07-02)
· 用抗震救灾名义募捐骗财如何定性? (07-01)
· 新华时评:让灾后重建政策明明白白进山入村 (07-01)
· 达赖的"人权"和"人性"是障人耳目的伪装与借口 (06-30)
· 这个时代的“英雄少年”和姗姗来迟的“虎照”真相 (06-29)
· 亚洲邻国爱心跨越国界 (06-26)
· 制度化的进步才是对灾难的真正补偿 (06-26)
· 灾区男子在废墟上守候向女友求婚感动国人 (06-25)
· 国家有难 匹夫有责 (06-24)
· 本网时评:"极度考验"接踵而至 中国应对从容自信 (06-23)
· 时评:可恶的“跑跑”,可怕的“跳跳” (06-21)
· 新华视点:汶川地震重灾区震后40天的最新报告 (06-20)
· 时评:利他性慈善与利己性慈善 (06-20)
· 专家:放弃研究地震预测转向加强抗震能力不合国情 (06-20)
· 时评:从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说开去 (06-20)
· 新华视点:新北川的第一天 (06-19)
· 史培军解读四川的重建路径 (06-19)
· 忧患中警醒 灾难中奋起--抗震救灾给我们的启示 (06-19)
· 人民日报评论员: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决策 (06-19)
· 时评:卷宗丢失,灾区该如何审案? (06-19)
· 时评:用法律和透明辨识“捐款秀” (06-19)
· 写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对口支援方案》颁布执行之际 (06-18)
· 抗震救灾斗争铸就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06-18)
· 灾区重建应考虑“造血”功能培育 (06-18)
· 时事观察:灾后重建 凸显公民意识 (06-18)
· 时评:人民的爱是最珍贵的给养 (06-18)
· 地震灾区奋力抗击灾害的共产党员:危难中挺身而出 (06-18)
· 人民论坛:“特殊党费”告诉我们什么? (06-18)
· 震灾中我们成长系列评论:别把中国的事情想简单了 (06-17)
· 时评:废墟中挺起不屈脊梁 (06-17)
· 时评:地震是对公仆的一场大考 (06-17)
· “王兆山现象”或可推动灾难文学的人本反省 (06-17)
· 新华时评:地震灾区防范次生灾害仍处在关键期 (06-16)
· 烈度已经接近极限 权威详解汶川大地震 (06-16)
· 新华时评:做灾后重建的坚强后方和强大支撑 (06-16)
· 新华时评:将人文关怀渗透到抗震救灾的每个细节 (06-16)
· 特殊使命:中国外交官与外国救援队在灾区 (06-15)
· 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06-15)
· 时评:莫为“先跑老师”卑微表演提供舞台 (06-13)
· 时评:医院能否给病人划个“候诊”时间? (06-13)
· 地震冷却华南虎等事件 媒体遭遇"无效问责"尴尬 (06-13)
· 美学者:莎朗•斯通们指责中国前先把自己收拾干净 (06-13)
· 是什么让我们泪流满面 (06-13)
· 汶川抗震精神:中华民族进步的伟大标识 (06-13)
· 国力增强:抵御地震灾害的保证 (06-13)
· 灾难中,世界发现一个“大写的中国” (06-13)
· 中国青年报:蹒跚中,“民间组织”走向台前 (06-13)
· 汶川抗震精神:中华民族进步的伟大标识 (06-13)
· 17人处理20亿善款考验了谁 (06-13)
· 新华时评:依法严惩救灾款物管理使用中以权谋私行为 (06-12)
· 专家建议: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06-12)
· 时评:地震专家应与谣言“赛跑” (06-12)
· 外军:地震救灾行动反映中国军队指挥系统"迅速高效" (06-12)
· 人民日报评论员:中国人民的英雄本色
(06-12)
· 新闻分析:从汶川地震一个月感受变化 (06-12)
· 中国,人性光辉感动着世界 (06-12)
· 汶川大地震一月祭:废墟上升腾不灭的希望 (06-12)
· 唐家山堰塞湖排险的样本意义 (06-12)
· 中国新形象感动世界 (06-12)
· 新华时评:人民自有回天力 (06-11)
· 时评:地震学和蟾蜍谁更可靠? (06-11)
· 时评:为地震灾后重建立法创中国法制史记录 (06-11)
· 时评:“90后”,堪当大任的新生代 (06-11)
· 自强自救 重建家园 (06-11)
· 时评:校舍抗震隐患需要“带责排查” (06-11)
· 新闻分析:灾后通信网重建应注重技术优势互补 (06-10)
· “首席工人”撼动落后观念 打破传统就业歧视 (06-10)
· 赈灾与重建 考验中国的软实力 (06-10)
· 火线问责提升政府公信力 (06-10)
·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谱写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壮歌 (06-10)
· 写在汶川地震近一月之际:心连心 同呼吸 共命运 (06-10)
· 成长软实力向世界说明中国 (06-10)
· 时评:用自己的双手和辛勤劳动重建美好家园 (06-10)
· 对口支援灾区 工会大有可为 (06-10)
· 人民论坛:我们顶住了一次破坏性考验 (06-10)
· 深情品读温总理三回“再次” (06-09)
· 请给志愿者一点理解与安慰 (06-09)
· 扫除“地震盲”,人人有责 (06-09)
· 有感于老人要求总理努力工作 (06-09)
· 志愿精神赞 (06-09)
· 铭记感动 (06-09)
· 灾害报道和心理救助也需要标准化 (06-09)
· 短评:心中有爱能聚力 (06-09)
· 专家:中国需要国家紧急状态法应对重大自然灾害 (06-09)
· 救灾中的中国危机管理:从国家动员到共同参与 (06-09)
· 明星赴灾区救灾为了啥? (06-08)
· 新华时评:祝福你们,灾区考生 (06-07)
· 堰塞湖,你是谁的眼泪? (06-07)
· 新华时评:让端午节成为受灾群众的暖心节 (06-07)
· 网评:关键时刻,又见总理乘直升机到“坝顶”! (06-07)
· 专家详解决定房屋抗震性能四大关键因素 (06-07)
· 新华时评:发挥制度优势 重建美好家园 (06-06)
· 新华时评:企业要在抗震救灾中实现自我超越 (06-06)
· 新闻分析:震灾对国内猪肉供应和价格影响有多大? (06-06)
· “干部留下,学生先走”感天动地 (06-06)
· 全力抓好“三夏”生产 夺取全年丰产丰收 (06-06)
· 普及防震知识是一项全民教育工程 (06-06)
· 时评:灾区群众安置需要持续的关爱与支援 (06-06)
· 网评:一位将军的震区感言,谁不动容? (06-06)
· 灾后重建是场持久战 (06-06)
· 时评:灾后重建是场持久战 (06-06)
· 自力更生 奋起自救 (06-06)
· 海岩:灾难相似,斯人不同 (06-06)
· 时评:灾后重建也是一次难得的经济社会发展契机 (06-06)
· 专家:要慎重对待震灾区高考问题 (06-06)
· 时评:扶助灾区考生从容渡过高考这一关 (06-06)
· 时评:捍卫生命尊严,不让一个死难者“无名” (06-06)
· “我们可以从头再来” (06-06)
· 人民日报评论员:自力更生 奋起自救 (06-06)
· 地质专家:要高度重视降雨可能引发的灾区次生灾害防范 (06-05)
· 述评:恢复重建,一项紧迫而长远的任务 (06-05)
· 新华时评:捐助灾区竞争对手是企业责任感的升华 (06-05)
· 新华时评:为了灾区考生公平参与竞争 (06-05)
· 本网专稿:“莎朗•斯通们”为何充当反华马前卒 (06-05)
· 汶川大地震死亡数字是如何公开的? (06-05)
· 国家减灾委首席专家:减灾应纳入“大部制” (06-05)
· 恢复生产活动 早日重建家园 (06-05)
· 新一代公民在灾难中成熟 (06-05)
· 灾难采访中,记者的反省非常可贵 (06-05)
· 到了该重视巨灾保险的时候了 (06-05)
· 灾后重建应协调政府力量和市场作用 (06-05)
· 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灾后重建 (06-05)
· 中华传统美德:照彻灾难隧道的万丈光焰 (06-05)
· 灾后重建:这是一场持久战 (06-05)
· 保障抗震救灾不亚于保障一场战争 (06-05)
· 拒绝遗忘,是一种责任承担 (06-05)
· “让学生先走”:苍穹之下,一种良知在回响 (06-05)
· 新一代公民在灾难中成熟 (06-05)
· 理性看待女医生救灾被医院辞退 (06-05)
· “范跑跑”只代表自己 与中国精英何干? (06-05)
· 灾后重建 以法“当家” (06-05)
· 人民日报文章:灾区群众涉法“十问” (06-04)
· 新华时评:信息公开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力量 (06-04)
· 新华时评:抓住四个坚持 搞好重建规划 (06-04)
· 时评:领导重视并非事必躬亲不可 (06-04)
· 从抗震救灾看党的价值理念与行为 (06-04)
· 黄润秋:重建的最大威胁来自次生地质灾害 (06-04)
· 中新时评:中国必须向灾难索要更多的财富 (06-04)
· 专访:中国政府在做一件了不起的工作 (06-04)
· 方舟子:地震时像沙堆一样崩塌 (06-04)
· 时评:灾难磨砺中的精神成长 (06-04)
· 振聋发聩的一声喊:"干部留下,让学生娃先撤" (06-04)
· 私自去灾区做医护志愿者被辞退,谁之过? (06-04)
· 在中华民族遇到灾难的时刻…… (06-04)
· 《求是》评论员文章:多难兴邦 (06-04)
· 有感于总书记“我们都是人民的勤务员” (06-04)
· 抗震救灾中的文学艺术工作者:关键时刻奏响强音 (06-04)
· 时评:四川红十字会公布捐款收支明细 (06-04)
· 汶川地震敲响警钟:“生命教育”应纳入素质教育 (06-04)
· 《新京报》社论:"灾后重建征民意"需制度化途径 (06-04)
· 水利部总工程师:唐家山堰塞湖提前除险是为保障群众生命安全 (06-04)
·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持两手抓 夺取双胜利 (06-03)
· 南方周末,摘下你的有色眼镜吧! (06-03)
· 时评:让更多的抗震救灾精神财富成为常态 (06-03)
· 表达对温总理的爱戴,我们选择用“亲爱的” (06-03)
· 日刊:政府与人民在一起 中国式危机管理获积极评价 (06-03)
· 新闻观察:震灾呆账核销应让市场中介唱主角 (06-03)
· 一次大灾如何教育三代人 (06-03)
· 抗灾中的干部选拔要多看镜头外 (06-03)
· 不要制造“灾难童星” (06-03)
· 灾区孩子需要怎样的慰问 (06-03)
· 震灾,年轻一代的亮相和成长事件 (06-03)
· 时评:免单后的伤员医疗费谁监督? (06-03)
· 震灾,年轻一代的亮相和成长事件 (06-03)
· 时评:制订重建规划,从“规划环评”开始 (06-03)
· 灾后重建:公益组织需有长期准备 (06-03)
· 捐赠款物,让透明驱散质疑 (06-03)
· 外媒:奥运之年,中国自信应对挑战 (06-02)
· 民族进步的里程碑 (06-02)
· 广州委员:国家地震纪念馆建设应考虑具备四大功能 (06-02)
· 时评:跪下的是男儿双膝 站起的是民族脊梁 (06-02)
· 时评:用中国精神来抵抗所有灾祸侵蚀 (06-02)
· 时评:挺起中华的脊梁 (06-02)
· 时评:让赈灾信息像震灾信息一样全程透明公开 (06-02)
· 时评:我们如何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抗震救灾 (06-02)
· 中国抗震救灾表现让《华盛顿时报》再变调 (06-02)
· 灾难中挺立伟大的中国——写在中国人民抗击四川汶川大地震之际 (06-02)
· 抗震救灾斗争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力量 (06-02)
· 结对帮扶,让爱心细细释放 (06-02)
· 大灾面前,媒体交出合格答卷 (06-02)
· 时评:制订“志愿服务法”成当务之急 (06-02)
· 范晓华事件背后的民意诉求与期待 (06-02)
· 时评:灾后重建需要有专业背景的官员 (06-02)
· 《新京报》社论:心理救援,警惕对幸存者二次伤害 (06-02)
· 日专家:灾难多发的亚洲国家应建立"临时住房储备机制" (06-01)
· 新华时评:千方百计帮助灾区群众就业 (06-01)
· 统计局负责人:地震不会改变我国经济发展基本态势 (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