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率先预言黑洞的存在,到惠勒提出“黑洞”概念,再到霍金提出“黑洞是时空的扭曲者”……科学家们日益相信,宇宙中存在许多大小不一的黑洞,甚至在银河系的中心就有一个超大黑洞。多年来,一些间接证据陆续证实黑洞的存在,人类不断插上科幻翅膀勾画黑洞容颜。
黑洞,一个无人不知却知之甚少的生僻热词,今天迎来历史性一刻——北京时间10日,一个“超巨型”质量黑洞在上海等全球多地向人类首次示现真容,以一张高清“写真”,用“眼见为实”的方式,定格了自己的真实存在,也引发了人们更多好奇。黑洞预言流传百年来,我们是第一批“看见”黑洞的人类!
“这是人类获得关于黑洞的第一个直接视觉证据,证实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参与国际合作的中方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台长沈志强说。
黑洞照片“冲洗”用了约两年时间。今年3月,出席2019年美国“西南偏南”多元创新大会和艺术节的杜勒曼告诉新华社记者:“对这个项目的成功我们非常乐观,实际上我们已经完成了几乎所有工作。”
发布会将在美国华盛顿、中国上海和台北、智利圣地亚哥、比利时布鲁塞尔、丹麦灵比和日本东京同时召开,以英语、汉语、西班牙语、丹麦语和日语发布。届时,新华网将对设在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新闻发布会进行全程、多终端网络直播。
黑洞是黑色的吗?连光也无法逃逸出去,它肯定是黑色的。黑洞到底长啥样? 黑洞是一种质量极大的天体,具有非常强的引力,在它周围的一定区域内,连光也无法逃逸出去的球体。黑洞有多大?到底有多大,完全取决于它的质量。质量唯一确定了黑洞的大小。
相当于第一次直接帮助我们确认黑洞的存在,在此之前了,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观测到的,都表明黑洞是存在的,但是这些都是间接的方式,现在通过这种拍摄的方式,真正的可以确认黑洞确实是存在。
对于普通人的生活没有直接影响,但是有一些物理学家认为黑洞可以充当星际空间旅行通道的作用,知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曾说,在黑洞的最中心,是平行宇宙的另外一个入口。通过黑洞,可以快速到达在地球上看起来一个非常遥远的一个地方,或者另外一个平行宇宙。
有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数据量非常大,因为涉及到全球八个不同地方的望远镜,另外一个方面是因为在数据处理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技术上的难点,所以导致处理的时间比较长。
这一重大科学成果由全球多国科研人员历经数年合作完成。那么,这张照片在科学上有多重要?拍到黑洞照片有多难?中国又发挥了什么作用?
探秘宇宙不能仅靠一国之力。它需要自主创新,更需要人类的共同努力。对于这样一个大科学计划,人类依靠通力协作,让黑洞露出真颜,以眼见为实的方式,证实了黑洞的存在,试图解答星系中的壮观喷流如何产生并影响星系变迁。
“模糊是因为(事件视界)望远镜的分辨率还不够好”,著名黑洞专家索恩说。他还解析了“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最新公布的M87星系黑洞照片,与《星际穿越》中“卡冈图雅”黑洞形象的三大不同。
科学界普遍认为,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几乎所有质量都集中在最中心的“奇点”处,其周围形成一个强大的引力场,在一定范围之内,连光线都无法逃脱。这个边界称作“事件视界”,本次发布黑洞照片的国际组织,就叫做“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
首次发布黑洞照片“只是开始”。“我们未来会扩大阵列望远镜的数量规模,提高灵敏度和分辨率,继续观测两个黑洞在不同阶段的变化,甚至对新的黑洞进行观察,拍摄新的、质量更好的照片。”
人类首张黑洞照片在最后倒计时“冲洗”中,将于北京时间4月10日21点整在全球六地同步发布。为此,新华网专访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就相关话题回答网友提问。
有人猜想,被黑洞吸走的东西,全都被压缩到奇点,在接近奇点的过程中物体会慢慢被拉长,这也叫做“面条化”,等无限接近奇点的时候物质就消失了。这样一来,黑洞如果没有将吸收的物质释放出来,它的面积就会一直增大。
嗨,大家好,我就是传说中的黑洞。你们人类无数观测数据之中都证明了我确实存在,但从没有人见过我的真实模样,现在,我的照片就摆在你的眼前,不知道这样的我让你失望了吗?
以2017年4月的观测为例,每个台站的数据率达到惊人的32GB/秒,8个台站在5天观测期间共记录约3500TB的数据。专家表示,如果是像看电影一样不间断地看,这些数据至少需要500多年才能看完。
拍到黑洞照片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这次冲洗照片这么久?这个发现将对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对此,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苟利军这样分析。
目前科学家建立的黑洞模型是:一个黑色的圆盘,被一个非常靠近黑洞视界面、很亮的光子圆环所围绕;因为黑洞转动的多普勒效应,光子圆环一侧较亮,另外一侧较暗。这一模型是否能得到经验性验证,得靠观测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