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4月7日14:30,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在总社大厦多功能厅举行,新华网进行现场报道,敬请关注![ 2016-04-07 07:12 ]
4月7日14:30,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在总社大厦多功能厅举行,新华网进行现场报道,敬请关注![ 2016-04-07 07:12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战略与路径: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正式开始。我是李丹,来自新华社,非常高兴为各位主持今天的论坛,首先我谨代表本次论坛的主办方对各位的光临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欢迎大家。[ 2016-04-07 14:40 ]
下面请允许我介绍出席今天论坛的主要领导和嘉宾。他们是:中宣部副部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长王晓晖同志,新华社社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名照同志,新华社副社长周树春同志,新华社副社长刘思扬同志、新华社副总编辑周宗敏同志、中宣部新闻局巡视员、副局长张小国同志,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郑剑同志,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岸明同志,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同志,中新社社长章新新同志、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胡正荣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史安斌教授,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曼丽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义桅教授。[ 2016-04-07 14:40 ]
欢迎各位,同时,出席今天论坛的还有新华社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六个研究中心的负责人和研究人员。同时,今天现场我们还邀请到了来自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光明日报、中国日报、中新社和新京报等媒体记者前来采访本次论坛。让我们对前来参加本次论坛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和媒体同仁再次表示热烈的感谢和诚挚的欢迎。[ 2016-04-07 14:48 ]
首先有请中宣部副部长、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长王晓晖同志致辞。[ 2016-04-07 14:48 ]
快速发展的中国牵动世界,中国“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根本目的是向世界讲述更生动的中国故事、传播更响亮的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示中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2016-04-07 14:54 ]
感谢晓晖部长的精彩致辞。他的演讲让我们感觉到举办本次论坛的确意义重大。下面请新华社社长、国家高端智库首席专家蔡名照同志发表主题演讲。[ 2016-04-07 14:55 ]
今天,中国正阔步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要形成与快速提升的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话语权,关键在于构建一套既有鲜明中国特色、又能被国际社会理解和接受的对外话语体系。要创新理念,把握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原则,坚持国家站位、全球视野、事实说话、融通中外、平等交流;要加强议题设置,把握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的重点方向,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对外传播的首要议题,完整准确生动地向世界介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创新机制举措,完善构建对外话语体系的支撑保障。[ 2016-04-07 14:56 ]
感谢蔡名照社长的精彩演讲,今天我们做好对外传播就要胸怀天下、放眼全球,讲好中国故事,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且听清我们的声音。下面我们休会5分钟。5分钟后,来自中央重点外宣媒体的领导和来自首都高校的知名学者将围绕论坛主题与大家分享他们的真知灼见。谢谢大家。[ 2016-04-07 15:15 ]
欢迎各位嘉宾回来,我们的论坛继续进行。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有着丰富对外传播实践经验的业界精英和在对外话语体系构建研究方面有着深厚学术造诣的知名学者来这个论坛做嘉宾演讲。各位嘉宾对此次论坛非常重视,精心准备了非常精彩的演讲稿,我们会后将会把大家的发言全文集纳成册公开出版。今天由于时间有限,请各位嘉宾在演讲中只陈述自己的主要观点,将发言时间严格控制在10分钟之内。谢谢。[ 2016-04-07 15:22 ]
下面首先有请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郑剑同志,他演讲的题目是《当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心》。[ 2016-04-07 15:23 ]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个论坛,获得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暮春之初天朗风和,众多名家高手聚集一堂,探讨如何发挥智库作用,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很有意义,恰当其时。新华社作为中央确定的首批国家高端智库试点单位,在服务国家大局方面走在了新闻战线前列,在这里谨代表我们海外版总编辑王树成同志向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新华社致以感谢和敬意。我汇报的题目是《当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2016-04-07 15:28 ]
我的发言主要讲三层意思。[ 2016-04-07 15:39 ]
一、为什么说中国已经走进世界舞台中央?[ 2016-04-07 15:39 ]
有一些依据和标志。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是光荣,也是责任。[ 2016-04-07 15:39 ]
二、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对新闻媒体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和任务?[ 2016-04-07 15:39 ]
三、当中国走进世界舞台中央,我们应该怎么办?[ 2016-04-07 15:39 ]
感谢郑剑同志的精彩演讲。[ 2016-04-07 15:42 ]
下面有请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胡正荣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人才、话语体系与传播能力建设》。[ 2016-04-07 15:43 ]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参加这个论坛,同时我也代表中国传媒大学祝贺这个论坛的召开和成功。我想就这么一个话题再跟在座的各位做一个交流。就是大学应该在国际传播能力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2016-04-07 15:44 ]
习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讲话指出,“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 2016-04-07 15:51 ]
传媒类高校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使命和作用。[ 2016-04-07 15:51 ]
一方面,传媒类高校要向我国传媒业培养输送优秀人才,特别是全媒体和专家型人才。[ 2016-04-07 15:51 ]
另一方面,传媒类高校要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为我国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等做出应有的贡献。[ 2016-04-07 15:51 ]
感谢胡正荣同志的精彩演讲。[ 2016-04-07 15:52 ]
感谢胡正荣教授精彩演讲,的确要讲好中国故事,做好智库就需要更多的人才,也希望未来传媒类高校为增强对外传播能力输送更多人才。下面掌声有请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史安斌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策略性叙事视阈下我国媒体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 2016-04-07 15:56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非常荣幸有机会应新华社的邀请参加这样一个高大上的论坛。刚才胡校长说人才培养,其实清华也是中宣部、教育部的国际新闻传播的人才培养基地,多年来也得到了新华社的大力支持,包括今天在座的很多外宣媒体的领导对我们也非常支持,在此也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得到你们继续的支持。[ 2016-04-07 15:57 ]
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目标,提升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力对增强叙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04-07 16:11 ]
策略性叙事作为在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中进行意义构建和议程设置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地提升国际传播的话语感召力和舆论影响力。[ 2016-04-07 16:11 ]
策略性叙事在国际体系叙事、国家叙事和议程叙事三个层面,针对特定的议题来构建叙事框架,影响国际社会对这些议题的态度和认知。[ 2016-04-07 16:11 ]
在透明度更高,公众参与更加普遍的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策略性叙事模式面临着机遇与挑战。[ 2016-04-07 16:11 ]
我国媒体应积极适应新媒体语境中的叙事特点,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策略性叙事话语体系,增强国际传播的道义感召力。[ 2016-04-07 16:11 ]
感谢史安斌教授的启发性演讲,如何让西方受众接受中国故事,需要我们构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策略性话语体系,下面有请中国日报社副总编辑高岸明,他演讲的题目是《塑造和传播中国大国形象 媒体应发挥重要引领作用》。[ 2016-04-07 16:13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媒体界同仁以及学界的专家们共同探讨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这一问题。[ 2016-04-07 16:13 ]
一、如何认识塑造大国形象的两个关键因素。外部世界对一个国家形象的建立和固化,是客观实际与主观认识相互作用的产物。良好的国家形象首先来自该国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的完善、社会的和谐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2016-04-07 16:28 ]
中国的国家形象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一个固定的标签,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综合国力的稳步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不可不说,这得益于塑造中国大国形象的关键因素之一——硬实力的增长。[ 2016-04-07 16:28 ]
但是,随着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商业竞争,以及数目庞大的中国游客走出国门,世界在聚焦中国的同时,对中国大国形象的评价也呈现出多面性和复杂性,批评和质疑持续不断。[ 2016-04-07 16:28 ]
能否通过主动表达,来纠正外界对中国的片面认识,修正受损的大国形象,通过信息和文化的传播对人的主观判断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对国家形象的塑造能力,特别是国际传播能力,这是塑造大国形象的第二个关键因素。[ 2016-04-07 16:28 ]
二、我国新闻媒体如何参与大国形象的塑造和传播。一方面,媒体形象是中国形象的组成部分,媒体作为深层次参与国际事务的主体,其形象的好坏,例如是否专业、是否具有公信力,能否很好地履行媒体责任,能否通过参与全球媒体对话、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举办全球性媒体活动,来提升媒体公信力和美誉度,这些都决定着外界对中国媒体的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社会对中国整体形象的判断。[ 2016-04-07 16:29 ]
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是传播国家形象的主力军。舆论是支撑国家形象的强大力量,也是反映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在信息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舆论场的国家形象对公众心目中的国家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2016-04-07 16:29 ]
新闻媒体的报道正是构成舆论形象的主要内容,尤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媒体,能够在涉及我国关键利益的话题和领域上,通过议题设置影响着全球的关注视野和对中国的认知态度,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2016-04-07 16:29 ]
三、塑造和传播怎样的大国形象,以及面临哪些挑战。对国家形象的认知是总体性的,但不是单维度的,而是多维度的。方方面面的原因造成在塑造中国大国形象上还面临着诸多困难,甚至可以说是威胁,如何协调好政府、媒体、企业、民众等多方面的力量,发挥好各自的传播优势和渠道,从政府到社会共同发力,扭转局面,一步步向习总书记提出的大国形象愿景迈进,这是国家形象传播实践者和研究者都要长期面对的课题。[ 2016-04-07 16:29 ]
谢谢高岸明同志全面而精彩的演讲,面对世界的舞台,中国的媒体应当自强,做到专业、平衡,提升我们的公信力。我们发现当一个国家的硬实力从弱到强的时候,它的软实力和话语权也开始追赶和超越,下面掌声有请北京大学新闻学院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程曼丽教授,她演讲的题目是《融通中外:从话语追赶到话语超越》。[ 2016-04-07 16:32 ]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受邀请参加今天的论坛。[ 2016-04-07 16:32 ]
从话语理论的角度讲,话语是一种权力,是对社会认知与行为进行引导和规范的力量。[ 2016-04-07 16:43 ]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谁拥有话语权,谁就拥有了主导舆论、影响大众的权力;反之则会被主导、被影响。[ 2016-04-07 16:43 ]
话语来源于社会生产生活,又具有某种建构性。[ 2016-04-07 16:43 ]
所谓“诸侯之门仁义存焉”,人类历史的本质,就是通过权力斗争生成知识,进而建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 2016-04-07 16:43 ]
从这个意义上说,话语和权力是相辅相成的,权力使话语具有了合法性,话语使权力具有了合理性。[ 2016-04-07 16:43 ]
感谢程曼丽女士精彩的演讲,面对我国今天很多新思想、新理念需要媒体人用主流意识、主导意识和主动意识构建创新型的话语体系。下面掌声有请中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他演讲的题目是《对外讲好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故事》。[ 2016-04-07 16:50 ]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下午好。感谢新华社的邀请,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探讨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的问题。[ 2016-04-07 16:51 ]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汇集了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内容,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普遍好评。[ 2016-04-07 16:54 ]
在对外传播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方面,外文局做了一些有益探索。[ 2016-04-07 16:54 ]
本书的成功传播启示我们:要坚持舆情先行,提升选题的针对性;要做好中文撰写、外文翻译和传播对象的对接,提升内容的有效性;要做好基础理论研究,提升故事的思想性;要做好合作传播,提升故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016-04-07 16:54 ]
感谢方正辉同志精彩的演讲,提升故事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做好对外传播的核心竞争力。下面掌声有请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王义桅教授,他演讲的题目是《告别近代,走出西方——新华国际智库如何服务打造国际话语体系?》[ 2016-04-07 16:58 ]
感谢新华社的邀请。[ 2016-04-07 16:59 ]
构建话语体系首先要超越中国国际话语权形成的历史性困境。从历史长时段考察,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形成面临“三五”困境: 5000年来未有之情势; 500年来未有之大变局;50年来未有之困境。为应对上述三重困境,中国应实施三“大”:其一是大复兴:为应对五千年之困境,中国应实现文艺大复兴,即恢复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时代的多元思想文化,还原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一家之言的自然状态,同时挖掘传统中华文化之现代普世性内涵。[ 2016-04-07 17:05 ]
在此基础上,实时将内陆文明升级为海洋文明,超越文明形成的地域限制,培养“全球中国”新身份。[ 2016-04-07 17:06 ]
其二是大和解:为应对五百年之困境,中国应与西方实现大和解,实现普世价值的双赢——西方价值中有普世性,中国价值中也普世性,世界各种文化价值普世性总和才接近于真正的普世价值。可持续发展观作为人类共同价值,是实现中西大和解的媒介。[ 2016-04-07 17:09 ]
其三是大包容:为应对五十年之困境,中国应走包容性崛起之路,最大限度包容对手、包容他者、包容时代。其关键是,着力阐释好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走出传统-现代、中国化-西方化、国内-国际的二元悖论。[ 2016-04-07 17:09 ]
的确,“一带一路”推动了新型国际合作关系,也给中国推动新的国际话语体系带来了契机,以胸怀天下的气质报道好中国故事和世界故事。下面有请中国新闻社社长章新新,他演讲的题目是《改变对外话语,塑造中国形象》。[ 2016-04-07 17:15 ]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非常荣幸参加本次论坛活动,同与会的各位一起探讨“改变对外话语,塑造中国形象”这一重要命题。[ 2016-04-07 17:16 ]
改进对外话语,需要构建融通中外、人类共同价值的“最大公约数”的话语价值。在这一价值体系基础上,人们相互尊重、相互包容,以开放的态度沟通交流,最终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6-04-07 17:19 ]
改进对外话语,需要构建“联通中外”的话语路径。这是一种“美美与共”的话语路径,我们需要“各美其美”,也需要“美人之美”,通过“美美与共”,达成人类共同价值。[ 2016-04-07 17:19 ]
改进对外话语,需要构建“沟通世界”的话语方法。既要遵循客观存在的新闻传播规律,也要践行“实践第一”的品格。[ 2016-04-07 17:19 ]
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突出接近性,增强针对性,强化有效性,打破西方传播话语霸权,建立基于人类共同价值的话语体系。[ 2016-04-07 17:19 ]
感谢章新新社长精彩演讲,的确,面对今天构建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我们应该拥有内胜为王、天下大同的心态,同时应该关注到所有人类关注的话题。今天我们看到,面对中国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我们如何在重大国际事件传播上做到让世界听到我们的声音,并且愿意听我们的声音呢?下面有请新华社国际部主任严文斌,他演讲的题目是《中国国际形象的“他塑”和“自塑”》。[ 2016-04-07 17:23 ]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各位朋友:大家下午好。在新华社做了几十年的传播实践,在新华社自己的论坛也当着领导高谈阔论,感觉有点不自然,但毕竟有第一次,所以也感谢组织者给我这个机会,在这个论坛分享我的观点和体会。我今天发言的题目叫做《中国国际形象的“他塑”和“自塑”》。[ 2016-04-07 17:24 ]
如何实现总书记提出的中国国际形象从”他塑“到”自塑“的过度?我提出如下几个基本观点。[ 2016-04-07 17:24 ]
一、实现中国国际形象“他塑”到“自塑”是中国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更是担当。在重大国内外突发事件、重大国际舆论和重大国际关切面前,通过创新国际传播的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业态和体制机制,掌握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在国际舆论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事关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 2016-04-07 17:28 ]
二、把握国际舆论中攻守易形的基本态势,迅速推动中国国际形象塑造向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转变。中国不断从边缘逐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逐渐开始从国际问题的配角转为主角,中国国际传播逐渐从“无声”到“有声”,必须在重大和热点问题面前敢于亮剑、善于发声,释疑解惑,发挥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中“定音锤”和“压舱石”的作用,牢牢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主导权,争夺国际话语权开始从守势转向攻势,中国国际形象终于走上了从”他塑“过度到“自塑”转变的国家行为。[ 2016-04-07 17:28 ]
三、做中国价值的构建者,不当西方观点的搬运工。一是迅速建立中国自己的话语体系。二是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必须突出中国视角,提出中国观点,发出中国声音,避免成为西方的传声筒。三是中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中国国际形象的提升是伴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军事能力、话语权和价值理念提升的全过程。[ 2016-04-07 17:28 ]
四、快说、敢说、会说。表达是思想的外衣,好的思想、观点要通过生动、多样的形式表达出来,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用图像化化、形象化、情节化的方式,讲述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快说”,就是体现时度效要求,无缝对接,尽快发声。[ 2016-04-07 17:30 ]
与国际知名媒体争抢时效,第一时间发出中国的声音,阐明中国的立场。“敢说”,就是坚持国家战位、全球视野,在国际重大问题和涉华热点报道中,既要准确阐释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突出中国立场、中国观点、中国视角和中国主张。“会说”就是思想,会表达。话语的背后是思想、是‘道’,就是“把‘道’贯穿于故事之中”,就是把中国的主流价值进行“编码”通过引人入胜的方式启人入“道”、让人悟“道”,由此内化于心。[ 2016-04-07 17:30 ]
五、自塑既要因势利导也要弯道超车。一是充分运用西方主流媒体的传统影响力,利用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和重大国际会议,在主要的纸媒上开辟专版;二是通过纽约时报广场大屏幕和其他户外媒体上传播中国声音;三是通过海外主要社交媒体,如推特、优兔和Facebook等西方现成的传播渠道;四是通过世界媒体峰会、金砖国家媒体峰会等机制;五通过与联合国相关机构的深度合作。[ 2016-04-07 17:31 ]
的确,今天我们实现中国形象由他塑到自塑是传播战略,而要做到快说、敢说、会说是传播战术,只有当战略和战术相结合时才能真正提高我们的话语权。下面有请新华社对外部主任关心国,他演讲的题目是《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2016-04-07 17:33 ]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媒体同仁:大家下午好!刚才前面发言的严文斌主任都表示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面前要谈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有点不大好意思,相对于他做了28年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我接替他的职务还不到5个月,我更加有理由诚惶诚恐,所以不当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6-04-07 17:34 ]
讲好中国故事无外乎重点解决三个问题: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把故事讲给谁听、如何讲好故事。[ 2016-04-07 17:35 ]
一、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要紧紧围绕传播中国文化、介绍中国道路、维护国家利益、树立国家形象这四个基本点。要使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新实践,成为世界表达中国故事的源头、读懂中国的标识。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炼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这是中国故事能够“讲出去”“讲开去”“讲进去”的基础和方向。[ 2016-04-07 17:39 ]
二、把故事讲给谁听。对外讲述中国故事,无论是事实选取、话语表达、讲述方式等都需要针对不同对象有所区别。关键要做到几点:故事内容方式的差异化;受众群体的针对性;交互平台的立体化。[ 2016-04-07 17:40 ]
三、如何讲好故事。在西方话语体系中,理性与情感、自由与责任、民主与专制、个人与社会、人类与自然等往往分裂对立,西方话语崇尚理性真知、追求“普世价值”。而我们讲述中国故事,则要探索自己的方式和技巧。要做到:文以载“道”;言以文远;融通中外;联结转化;话语建构;项目运作。[ 2016-04-07 17:43 ]
感谢关心国主任精彩演讲,同时把掌声送给今天所有的演讲嘉宾,感谢各位今天出席我们的论坛。新华社今天举办这个论坛就是希望在新时期为中国对外传播提供战略和路径上的参考,再次感谢今天出席论坛的所有业界精英以及学界学者们。也希望未来大家多关注我们的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论坛,为我们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同时更希望未来中国大国形象能够走进世界人们心中,每当中国发出声音的时候全世界都能听到并且听清我们的声音。今天论坛到此圆满结束,感谢各位的热情参与,朋友们再会。[ 2016-04-07 17:46 ]
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关注![ 2016-04-07 17: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