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八上”通关在即,一年中还有哪些汛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8/13 18:56:44
来源:科普中国

“七下八上”通关在即,一年中还有哪些汛期?

字体:

“汛”字在汉字中属于一个形声字,由“氵”(水)和“卂”两部分组成。其中,“氵”作为形旁,表示这个字与水有关;而“卂”作为声旁,提供了读音线索,在古文字中,与水流迅速、急促的意象有关。

“汛”字的本义为洒水,这一意义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如《说文》中就有“汛,洒也”的记载。“汛”就是水盛的样子,在现代汉语中,“汛”是一个与水体、水位、洪水等密切相关的汉字,它描述了水体因季节、气候或降雨等因素导致的水位上涨或水流增大的现象。

01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一个水文学上的概念,它指的是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地显著上涨的时期。这个时期通常是由于流域内降雨、融雪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导致河水流量增加,水位上涨,并可能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

汛期的长短和强度因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水文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各大江河的汛期也各不相同。一般来说,南方地区的汛期较长,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季,而北方地区的汛期则相对较短,主要集中在夏季或春季融雪期间。

汛期的到来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一方面,汛期可能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的水位上涨,增加洪涝灾害的风险,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威胁;另一方面,汛期也是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时期,对农业灌溉、水力发电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02 汛期不只是在夏天

一提到汛期,在很多人会条件反射式地想到盛夏季节的汛期,实际上,汛期不只是在夏天,春天和秋天也有汛期。基于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汛期一般可以分为4种:

春汛期

随着春季气温的回升,河流上游或高纬度地区的河面结冰或积雪开始融化,大量融水汇入河流,导致河流水量急剧增加,水位上涨,从而形成春汛。这种由冰雪融化引起的春汛,在北方地区的河流中尤为常见。

在南方地区,春季是雨季的开始,连续的降雨会导致河流水位上涨,形成春汛。虽然南方地区的春汛不一定完全由降雨引起,但春季降雨无疑是其重要因素之一。在某些地区,由于正值桃花盛开时节,春汛也被形象地称为桃汛(或桃花汛)。

伏汛期

又称“大汛”或“夏汛期”,是指夏季(特别是三伏前后)三伏前后,即7月至8月期间。因流域内下降暴雨或雷雨,使江河水位急剧上涨,持续较久的现象。具有突发性强、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等特点。

伏汛具体发生时间可能因地区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多发生在黄河流域、华北、东北等地区,长江流域或长江上游也偶有发生,这些地区在夏季常受季风影响,暴雨频繁。

历史上,长江和黄河在伏汛期都曾发生过多次重大洪水灾害。例如,长江1153~1949年宜昌站发生8次8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大洪水,黄河1761~2000年花园口站曾发生4次20000立方米每秒以上大洪水,都发生在伏秋汛期。

秋汛期

秋汛期是指秋季因暴雨强连阴雨导致江河水位急剧上涨的时期。秋汛期洪水可能对沿岸地区造成严重影响,包括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秋汛期通常发生在秋季,尤其是秋季中后期,具体时间可能因地区和年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秋汛期主要影响那些秋季降雨较多的地区,包括但不限于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部分南方地区,这些地区在秋季常受季风影响,暴雨和强连阴雨频发。

凌汛期

凌汛期是指河流在冬季封冻和春季解冻时,由于冰凌阻塞河道、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明显上涨的水文现象。

凌汛期主要发生在冬季的封河期和春季的开河期,多发生在我国北方的大河,如黄河、黑龙江、松花江等。凌汛严重时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坝,导致水位大幅度抬高,甚至漫滩或决堤,造成凌洪灾害。

在高寒地区,河流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且河道形态呈上宽下窄、弯曲回环的地方,容易出现凌汛。河流封冻时下段早于上段,解冻时上段早于下段,导致冰盖厚度下段厚上段薄;当河道下段出现冰凌后,会阻拦一部分上游来水,增加河槽蓄水量;当融冰开河时,这部分槽蓄水急剧释放出来,形成凌峰向下传递。在狭窄或弯曲的河段,冰凌容易堆积形成阻塞,也会导致上游水位增高。

03 汛期一定会出现水灾么?

汛期水灾频发,于是有人就把汛期和水灾等同起来,正确的认识应当是:汛期不一定会出现水灾,但水灾一般多发生在汛期。

汛期是河流、湖泊等水体水位上涨的集中时期,也是水灾发生的高风险期。在汛期,由于降雨、融雪等自然因素的作用,水体容量容易达到或超过其承载能力,从而引发水灾。特别是在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伏汛期,以及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凌汛期,水灾的风险更高,但仍可以采取很多措施降低这种风险。

修建堤坝、拦河闸、水库等工程设施,以调控河流水位,减少洪水的冲击力。

建设排水沟、下水道等排水系统,确保雨水能够迅速排出,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合理规划农田布局,避免长时间的连作连种,以减少水土流失的风险。

种植和保护植被,植被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力和抗冲击能力,有助于减少洪水发生的可能性。

清理河道中的杂物和淤积物,保持河道畅通,降低洪水发生的概率和减轻洪水的危害。

安装水位、降雨量、河流流量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水文数据并进行预警预报,及时掌握水情信息,提前采取应对措施。

利用智慧水务系统实现水文、水质、设备运行等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通过智能预测与预警系统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高水资源调度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随着预警能力和预报准确率提高,采取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水灾的风险会进一步降低,有些水灾甚至可以被消除。

 

作者:王元红 天气气候高级工程师

【纠错】 【责任编辑:孙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