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正在开花的苍背木莲。(受访者供图)
记者从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了解到,近日,科研人员将一批人工繁育的苍背木莲幼苗在贵州雷山县、榕江县、从江县等地实施野外回归。
苍背木莲为木兰科木莲属常绿小乔木,是中国特有种,其野外种群数量少、分布生境狭窄,濒临灭绝。2023年更新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中,苍背木莲被列为极度濒危物种。
科研人员通过采集野生苍背木莲的果实,人工培育成两年以上的幼苗,再将其种回原生地,通过野外回归,扩大苍背木莲种群。今年10月至今,150株人工繁育的苍背木莲幼苗,陆续在雷山县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榕江县计划大山、从江县托苗大山三处苍背木莲野外原生植株分布区域,实施原生种源苗木的野外回归,目前长势良好。项目组将对回归的苗木进行持续跟踪监测。
图为人工培育并实施野外回归的苍背木莲两年生幼苗。(受访者供图)
“我们从这三个不同地区采种,为避免遗传资源混乱,造成基因污染,严格按原种源育出的苗回归到了原来采种的地方。”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李茂说,近年来,研究团队持续进行苍背木莲的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育技术研究,进而开展原生地保护、迁地保护、野外回归等工作,以扩大苍背木莲的野生种群规模,为该极危植物的科学保护提供技术支撑。
李茂介绍,苍背木莲生长在海拔710米至1560米的常绿阔叶林下,野外分布零散,多为自花授粉,由于它生长在乔木层下层,接受光照少,繁殖能力较差,形成大量的未成熟胚珠,结实困难。成熟的苍背木莲种子颜色鲜艳,甜美多汁,为鸟类、鼠类喜食,多种因素导致苍背木莲野外分布狭窄。
图为正在挂果的苍背木莲。(受访者供图)
记者了解到,苍背木莲野外回归项目依托2023年度中央林业草原生态保护恢复资金,由贵州省林业局、贵州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牵头,贵州省林科院珍稀濒危植物研究团队组织实施。
苍背木莲终年常绿,花朵洁白,果实红润,可观赏性强,也可作引鸟植物,具有较高的园林绿化开发前景。同时,苍背木莲对研究植物区系、植被地理学、古生物学、古气候等有重要科研价值。(记者李黔渝)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科普中国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