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故事绘|中埃联合考古队揭开埃及古都神庙面纱-新华网
新华网 > 文化 > 正文
2024 05/30 08:34:50
来源:新华网

一带一路故事绘|中埃联合考古队揭开埃及古都神庙面纱

字体:

  这是在埃及卢克索拍摄的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2020年3月3日摄)。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发(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组 供图)

pagebreak

  这是4月8日在埃及卢克索拍摄的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pagebreak

  5月1日,中方考古队员文臻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工作。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发(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组 供图)

pagebreak

  4月8日,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项目中方考古成员王鹏、文臻、贾笑冰和高伟(从左至右)在办公场所前合影。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记者王东震摄

pagebreak

  这是4月8日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的一座小神殿遗址。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记者隋先凯摄

pagebreak

  这是在埃及卢克索拍摄的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发掘出土的不同尺寸的奥西里斯神铜像(2020年3月28日摄)。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发(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组 供图)

pagebreak

  5月1日,中方考古队员高伟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工作。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发(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组 供图)

pagebreak

  4月28日,工作人员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进行发掘清理工作。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发(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组 供图)

pagebreak

  5月1日,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项目中方负责人贾笑冰(中)、考古队员文臻(左)和埃方考古人员交流讨论。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发(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组 供图)

pagebreak

  5月7日,在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所在地,工作人员挖掘清理神庙遗址附近的第四小神殿。

  在埃及卢克索最负盛名的卡尔纳克神庙区,中国和埃及的考古学家经过近6年合作发掘,让尘封3000多年的孟图神庙遗址逐渐重现往日图景。

  2018年11月,中埃卢克索孟图神庙联合考古项目开工,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考古队首次赴埃及进行考古挖掘。项目开展至今取得了丰硕的阶段性成果。在中埃考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庙正缓缓褪下神秘面纱,呈现在世人面前。从黄河到尼罗河,中埃考古工作者架起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让古老文明跨时空对话,也为中埃友谊添砖加瓦。

  新华社发(中埃联合考古项目组 供图)

【纠错】 【责任编辑: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