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 | 时政 | 国际 | 港澳 | 台湾 | 财经 | 法治 | 纪检 | 体育 | 科技 | 军事 | 文娱 | 图片 | 视频 | 论坛 | 访谈 | 微博

VOL 1

2014年6月27日

“我做的工作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溯源,将‘山’、‘河’的精神复活,把它作为民族精神脊梁的地理标志表现出来”——丁方
丁方如是说

丁方人物简介

1956年出生于陕西武功,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1986年获该院美术系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苏天赐教授,专攻意象性油画创作。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油画艺委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在南京大学任教十二年,2011年调任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并于2014年出任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执行院长。[点击详细]

背景导读

近年,艺术家从政的例子越来越多,“我认为,学者型艺术家适当担任校院领导是有其好处的,因为它更加均衡。纯粹理论家的艺术实践稍微差些,纯粹艺术家理论造诣不行,两者都有点顾此失彼,而对整体的艺术教育不利”,丁方谈到。从事高等艺术院校教育数十年,丁方已积累许多理念和经验,对这次新的角色扮演,他显得游刃有余。[点击详细]

寻民族之根

追溯丁方艺术创作历程,从1980年第一次踏入黄土高原写生开始,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寻根之路。丁方多次只身前往黄土高原,追本溯源,从中华文化的古老源头寻找艺术母语,创作了一系列以黄土高原为题材的作品。这种高原情结蕴含了他对中国深层次的文化反思和民族复兴的思考,三十多年过去了,丁方还执著在寻根之路上。[点击详细]

丁方的高原情结

著名批评家贾方舟把丁方定义为“学者型艺术家”,因为丁方不仅画画,每画一处,对当地的地形、地貌、文化历史都尽量做详尽考察,他以学者身份去研究自然的历史,研究人类文明曾经留下的痕迹。为了找到民族之根,丁方研究地理、历史、神话与宗教,走访中国各处的文化传承之地,用他的语言方式描绘了西北雅丹地貌,创作了黄土高原、西北宏伟山脉为母题的系列作品。[点击详细]

追溯民族精神——“痛感文化”

痛感文化

“痛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什么叫痛感?中国的山脉、江河与大地,是在被酷烈气候、风蚀地貌所打造出来的,它给你的感觉是一种艰难怆痛,没有天赐的雨露滋润,这种生存之痛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根本气质”。[点击详细]

民族精神追溯

在《艺术笔记》中他记录到:“我力图把山当作人来画;人物身上起伏的筋肉与山脊的起伏并无二致,正是这种人与土地深刻的同构关系,使我每每于静卧在大地上时便感到无数灵魂的跳动与呼吸”。[点击详细]

反思当代艺术

今年四月份,丁方在母校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展出了《文艺复兴》系列作品,如《十二使徒》、《十二先知》、《安吉利亚之战》、《卡西纳之战》等,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艺术精神传承上还是在材料语言的表现方面,都与以往作品有着很大区别,无论是毛笔/仿古宣纸或是坦培拉/油彩的人物与场景,均凸显出一种对于东西方文明历史性探求,以及语言沟通方面的强烈欲望。[点击详细]

“文艺复兴”之梦

“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使人身心愉悦、使人面向崇高,通过对人生的思考而体现深切的人文关怀,而这种艺术在当代鲜有表达,值得我们反思”。因此丁方认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核心问题,就是缺乏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寻根,缺乏一次‘文艺复兴’”。[点击详细]

01003010105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