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和过去告别!中国排球联赛全新起航

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度问鼎奥运冠军,唤起了全国人民的“女排情怀”;远赴土耳其联赛的朱婷在世俱杯上的优异表现,又给这情怀添了一把火。而迈入第二十个年头的中国排球联赛,也终于迎来改革,开始有了职业化的味道。

阅读全文
作者: 许梦楠

去年,中国女排世界杯折桂,时隔十一年再夺大赛冠军,使观众对女排的关注度又重新燃起。但在女排夺冠不久之后开打的中国排球联赛,却遭遇了没有赞助商的尴尬,只得在“裸奔”的情况下进行。
  这是中国排球联赛自成立以来经历的第二次“裸奔”。第一次是在联赛创立之初,还情有可原,但此次出现在中国女排大赛夺冠之后的“裸奔”,显得有些不可思议,却也折射出了中国排球联赛最真实的状况。
  与中超版权卖出80亿、CBA联赛频频引进大牌外援相比,同样作为“三大球”之一的中国排球联赛却一直鲜有人问津。上赛季开赛前与原冠名赞助商合同到期,中国排球联赛居然没有找到新的冠名赞助商。更加不可思议的是,排管中心此前一直没有将这一情况通知参赛俱乐部,直到召开排球联赛工作会议时才正式通知。原赞助商同时还是联赛装备供应商,排管中心无奈要求参赛各队自行准备参赛服装,这令各家俱乐部有些措手不及。

“裸奔”的尴尬还未散去
多年“伪职业化”禁锢发展

中国女排在中国三大球中的成绩无疑是最出色的,称得上是世界级强队,但是国家队的辉煌却未能带动观众对于联赛的关注,归根结底还是由于中国排球联赛的“伪职业化”造成的。
  尽管已经有了20年历史,但中国排球联赛在职业化道路上一直未能取得明显进步。首先在引援转会方面,排球联赛看似有灵活、透明的转会制度,但真正能走动的全是替补,明星球员基本被“锁死”。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排球联赛俱乐部都在为所在地征战全运会培养队员。如此模式下,整个转会市场如同一潭死水,很难实现队员的流通,这与职业化联赛的发展方向背道而驰。
  其次,排球在国内的开展普及远不如足球和篮球,甚至落后于网球、斯诺克等项目,电视转播场次也很难与另外几个项目抗衡。由于曝光率低等原因,排球联赛自然无法吸引赞助商的青睐。缺少赞助,受影响最大的就是球员收入,据了解,很多球员每月只能拿到几千元工资,这和足篮球球星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年薪更是天壤之别。这也导致了排球联赛人才流失严重,队员心气不高的情况。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多年“伪职业化”禁锢发展
改革可喜 过程不易

上赛季结束后,排管中心终于决心改革,提出“三步走”计划,让中国排球联赛向职业联赛方向发展。第一步是找专业公司来运营联赛;第二步是推出俱乐部准入制,实现球员自由转会;第三步则是在适当的时候组建排球超级联赛职业联盟,打造“中国排球超级联赛”。
  职业化过程之艰难可想而知,尤其是对于可谓“零基础”的中国排球联赛。不过可喜的是,目前“三步走”的第一步已经开始实施,新赛季排球联赛有了新的合作伙伴。体育之窗经过公开招标与中国排协签下了五年的合作合同。今年体育之窗就将投入总额5000万元的资金,并全部用于联赛运营。这也是排球联赛成立20年来首次拥有专业的运营机构。
  尽管筹备时间不长,但高达1500万的总奖金、中断10年的全明星赛重启、“鹰眼”系统首次启用、LED广告屏等高科技元素的融入都使新赛季的排球联赛值得期待。
  今晚,新赛季中国排球联赛的战火就将燃起,这将是一次新的起航。在排管中心大刀阔斧的进行了多项改革后,这一联赛是焕然一新并充满生机,还是依旧不温不火难成气候,都需要时间的检验。

改革可喜 过程不易
  • 新赛季中国排球联赛
    十大亮点
  • 亮点一:
    运动员转会更加灵活
  • 亮点二:
    中国排球鹰眼全面亮相
  • 亮点三:
    LED广告屏成标配
  • 亮点四:
    裁判接待与赛区脱钩
  • 亮点五:
    逐步推进裁判电子记录系统
  • 亮点六:
    联赛奖金更丰厚
  • 亮点七:
    全明星赛吸引眼球
  • 亮点八:
    商务伙伴带来新合作
  • 亮点九:
    加大联赛宣传力度
  • 亮点十:
    加强系统培训
菜单
01003010103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