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沉迷手机游戏令人心忧,游戏障碍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青少年应该如何在保证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好网络资源?社会力量应该进行怎样的适当约束和规范?等网友关切的话题,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党委书记、心理咨询中心主任乔志宏。
精彩观点
您如何看待“游戏障碍”被列入精神疾病范围?它会对青少年成长产生怎样的影响?
游戏成瘾会影响青少年未发育成熟的脑神经网络
今年6月,世界卫生组织(下称“WHO”)发布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草案),将“游戏障碍”列入精神疾病范围,与“赌博障碍”同属行为成瘾障碍。WHO之所以会做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界定,跟近年网络游戏的飞速发展及其带来的问题有关。伴随着技术的发展,网游已不再局限于台式机,掌上智能手机的游戏图像、音效、设计和手机的硬件、运行速度已经可以充分满足玩家想要的体验效果。在这种情况下,青少年、儿童使用手机玩网络游戏的时间长度和频次明显增多,一些人开始表现出成瘾特征,这次ICD—11对游戏障碍的描述有三个核心特征:第一,游戏失控,表现为自己无法控制地玩游戏,以此来避免、缓解不良情绪。
第二,游戏优先,表现为将游戏置于学习、工作、休闲、社交等活动之前。
第三,不良后果,表现为自己知道持续玩游戏会产生不良后果也停不下来,如果不玩就会表现出难受,不舒服,这种感觉类似于戒烟、戒酒之后的反应。研究发现,网游的成瘾迹象非常明显,在大脑机制、神经机制上网游成瘾的表现和赌博甚至一定程度上和吸毒的神经活动的特点很接近。尽管有一些学者认为游戏成瘾毕竟没有像传统的成瘾行为如赌博、酗酒有那样严重的依赖和戒断的躯体反应,因此不认为游戏会带来真正的成瘾行为,但更多学者认为游戏成瘾的心理、行为反应已经符合成瘾的基本定义。游戏成瘾会影响青少年未发育成熟的脑神经网络,因为人类的脑神经机制成长、进化、成熟是一个逐渐发育完善的漫长的过程,一般到了18岁之后,人的大脑才会基本发育成熟,在此期间,儿童、青少年都是处在慢慢地和社会互动,慢慢接受社会规则,最终形成个人行为模式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同样也是脑发育、神经机制发育和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类似于毒品那样的强的、持续的刺激,有很大可能会对他们的大脑发育带来损害。
您觉得留守儿童沉迷游戏和他的成长环境和经历有一定的关系吗?应该如何解决?
游戏成瘾让青少年在虚拟世界中找自尊 逐渐与社会脱节
游戏成瘾现象在留守儿童中的发生频率远高于非留守儿童,这与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青少年的成长发育需要外在的、合理的约束和管教,否则难以形成正常的社会行为,而家人的陪伴和关爱是留守儿童最缺乏的东西,留守儿童的老师关注不到、爷爷奶奶有心无力,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这并不是问题。
对于青少年群体,他们本来就比较容易追求刺激,同时又特别需要建立自尊,去寻找自己在人群中的位置,这些需求本身就很强烈,而现实生活中对留守儿童群体来讲,由于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局限,能够为他们提供合理满足这些需求的资源非常的少。孩子们需要心理上的满足,需要陪伴,需要展示自我来获取成就感,而网游就充当了这个角色,提供了不恰当的满足感,让孩子在虚拟世界里立足于人群中,寻找到“自尊、自信”。如果一个人能够在正常的社交、学习、工作中得到这种满足感,就不会沉迷于网络,因此,对现实的社会交往、兴趣爱好、学习和工作逐渐失去兴趣,既是游戏成瘾的表现特征也是其成因之一。
您认为,青少年应该如何在保证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利用好网络资源?社会各方应该怎样做?
培育青少年积极的上网生活模式 政府、社会、学校都应有所作为
孩子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如果在环境中慢慢给孩子一些自主的教育,他们会慢慢学会为自己做主,但是年龄越小的孩子越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所以对于儿童和青少年来讲,要培育正常的、积极的上网生活模式,就需要为他们创造安全、健康的上网环境。首先,在网络管理上,建议对网络游戏有分级评估体系和严格的经营管理要求,所有能够呈现在儿童和青少年手机上的内容一定要是经过评估检查的,建议相关部门能够使用大数据统计或其他形式,更好的对互联网进行管理。
第二点,从游戏产业政策来讲,所有的游戏厂家都应遵守一定规则,开发游戏软件不能唯利是图,不能以牺牲下一代的身心健康为代价。
第三点,学校是教育孩子的主阵地,在学校里面的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学习提升自身技能,用专业的方法去帮助学生预防游戏成瘾、戒断游戏成瘾。新版《国际疾病分类》将游戏障碍列为一种成瘾性疾病,这意味着游戏成瘾属于一种精神疾病,是一个心理问题,需要用心理学的专业方法来面对和解决。因此,在学校里面的心理老师也好,辅导员也好,就应该能够学习提升自己用专业的方法去帮助学生预防并戒断游戏成瘾的技能,这方面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里面都有很多有效的做法。最重要的是,要改善学生在校的学习体验,让他们在课程学习、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教育环节中体会到快乐、成就感和价值感,这才是预防游戏成瘾的根本途径。
第四点,从家长和学生的角度来讲,首先需要对网络游戏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建议家长跟孩子进行理性讨论,在手机使用和玩游戏的时间、内容等方面达成协议。这个过程中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和孩子保持沟通,不能耍“家长作风”,不能硬着来,硬着来的结果会和你期待的方向相反、背道而驰。家长要认识到这一点,要努力地从孩子的角度来体会这个事情。所以需要双方都去努力,然后找到双方共同的目标,让孩子认识到怎么样做有好处,但是不能用粗暴的、简单的方式来做。作为小朋友来讲,要通过多种形式让他认识到成瘾是要警惕的,有些游戏是要有控制地去玩,不能说不玩,但是自己要有意识,建立起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能力和意识是最重要的。
您作为一位高校教育工作者,您觉得现在网游成瘾在大学生里面影响范围大吗?
网络成瘾影响每一个人 学生要注意自我保护
大学生里面,网络成瘾的情况可能比初中生和高中生要好一些,因为他们大部分已经成年,有了比较强的自控能力和对自我负责的意识,但也不是说他们就完全有了免疫能力。有些学生也会因为不适应校园生活等原因,最终选择沉迷在虚拟世界里,这样一来不仅耽误了自己学业,有些学生甚至因此导致无法毕业,造成了一些遗憾的结果。
因此我希望通过类似新华网这样的媒体平台不断扩大宣传,能够让更多人认识到危险,止步于成瘾前。同时,之前提到的社会责任、学校责任,家庭和个人的责任也不能被忽视,特别是个人责任。建议学生们,不管是初中生,高中生,甚至是大学生们,都要意识到在今天,游戏成瘾可能是你最容易发生的成瘾行为,成瘾是一种疾病,学生们要学会自己保护自己的身体,保护自己的心理,要去避免这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