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智库是中国科协打造的高端科普智库,将聚焦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强化科普理论研究,促进跨界交流,推动融合发展,加强舆论引导,集智汇力,建言献策,服务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推出对科普中国智库专家吴岩的采访,就科幻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
精彩观点
科幻在我国作为一种伴随着科学发展产生的“新”兴事物,它从何而来,跟科普有什么关系?
科幻对普及具体科学知识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它的重要性不在于普及科学知识,科幻中的知识都是必须质疑的。
晚清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就开始思考用科幻作为工具启迪民智,更新文化。当时有人想把它当成一种科普读物,梁启超和鲁迅都曾经提及过这种作品对科学引入的价值,它是早期中国人获取科学文化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幻被完全归纳到科普读物里边,而且是把它归入儿童文学范畴,这使得儿童科幻小说获得繁荣发展。后来,科幻开始逐渐脱离传统科普的范畴,人们重新去研究这个问题,科幻文学在更广大范围内其实是在反映社会生活,很多早期从事儿童科幻创作的作家逐渐发现把科幻当作一种科普读物的看法窄化了科幻的形式。新世纪以后我们着手让科幻小说“脱域”。“脱域”就是脱离原来的场域,从儿童文学和科普文学场进入到一个新的场域。我们把科幻定为一种想象力的文学,一种创意的文学,一种能助力民族崛起的文学,一种能与世界进行沟通的文学。在科幻发展中的一个基本问题是科幻能不能普及具体的科学?我觉得科幻对普及具体科学知识方面的功能是有限的,它的重要性不在于科学知识,反而恰恰相反,科幻中的知识都是必须质疑的。而质疑是人类生存生长的一个基本能力。质疑让人去寻觅,让人对现有的知识重新理解。不过,科幻的更大功能在知识科普的空间之外。它带领我们去关注未来,改变我们的认知,让我们更好地适应明天的生活。
在传播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科幻创作如何聚焦并反映现实?
科幻和现实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
当前,科幻和现实的关系更多出现在科幻现实主义理论之中。科幻和现实之间有一种张力,而这种张力保证了科幻成为协助认知技能发展的文学,并可以作用于现实。
作为一种以想象为载体的创作形式,科幻创作如何引领科学面向未来?
科幻作为一种文学形式自始至终是朝向未来的。
认知当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够去展演未来,我们怎么利用科学技术构建更好的未来,防止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是科幻作品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提倡科幻未来主义,其实就有这方面的考虑。但科幻未来主义主要针对创作,主张作家要回归感性,要让作品能激动人心。
在面向未来的科幻创作中,科幻创作应坚持怎样的创作导向?
我觉得在我国首先还是要给科幻松绑,让科幻这种具有强烈未来色彩的文学能够有一个更为自由的发展空间。
我认为应该赋予科幻更多的创作题材,而不是去限制题材。比如说现在就说要写硬科幻和不要写软科幻,我觉得这样是不正确的。越是优秀的作品,实际上它既是软科幻又是硬科幻。无论是创作、评论还是科幻教育,都不要过分遵从所谓的理论导向,要开放科幻作家去写各种各样可能的世界,以及对现实世界可能的认知,而这些可能的世界和认知,我们期待能够对读者真正处理现实问题和未来问题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一点也同样适用于科幻教学的课堂管理。
您觉得科幻智库能够对科幻的研究和创作起到什么样的影响?
智库汇集科幻作家、理论工作者的思考和智慧,定期给管理者和大众提供一系列引导性的或建议性的意见。
我个人理解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就是一个具有智库功能的虚拟组织,它汇集科幻作家、理论工作者的思考和智慧,定期给管理者和大众提供一系列引导性的或建议性的意见,我觉得这个工作非常重要。科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具有很重要的功能,从《三体》的全球发行所产生的影响力,就已经能看出这一点。现在,我们南方科技大学跟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合作,每年会发布一个年度《中国科幻产业报告》和一本《中国科幻发展年鉴》。报告和年鉴的作用就是让人获悉全局,为从更高层次上观察、思索、撬动科幻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我欣喜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人会从我们报告中观察事物,提出未来发展的分析。这些报告也受到了业界的重视,我觉得这样的工作科普中国智库还应该做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