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中国智库是中国科协打造的高端科普智库,将聚焦科普和科学素质建设,强化科普理论研究,促进跨界交流,推动融合发展,加强舆论引导,集智汇力,建言献策,服务新时代科普事业高质量发展。今天我们推出对科普中国智库专家潘教峰的采访,听他谈谈智库建设与智库研究理论如何有机结合。
精彩观点
您在学术研究中谈到,智库研究需要实现"六个转变"。您认为智库研究在实现"六个转变"后,将带来怎样的现实意义?
智库的功能在于影响宏观决策、引领创新方向、创新理论方法。
当前,在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智库研究需要实现“六个转变”——即从经验式向科学化转变,从零散式向系统性转变,从随机式向规范性转变,从偏学术型向学术实践型转变,从静态向稳态转变,从学科单一向融合贯通转变。智库双螺旋法从整体性、系统性的角度,提供了实现智库研究“六个转变”的有效理论、方法、路径和解答。
您以智库双螺旋法为基本理论方法范式,为智库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智库双螺旋法对智库建设有哪些作用?
以智库双螺旋法为基本理论方法范式,推动智库研究实现“六个转变”,将是一个长期的“实践应用-理论方法创新-再实践深化”的不断迭代过程,将给专家学者的智库研究带来积极影响。
智库双螺旋法尝试去解决智库研究成果对个人智慧与经验的高度依赖,避免个人智慧能力、知识结构、实践经验的有限性和局限性;尝试解决智库研究议题零散分散、研究路径随机选取等问题,避免经验式、零散式、随机式的智库研究;尝试解决智库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研究学科单一等问题,避免静态、偏学术性、学科单一的智库研究;尝试促进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专家学者在智库研究问题上的有机合作,发挥各自所长,协同研究提出系统解决方案和政策建议。智库双螺旋法为专家学者在智库研究问题中凝练提出自己学科领域研究方向的学术问题,提供一种有效方法和路径。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我国智库建设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您认为推动智库科学化发展的必要性有哪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智库建设,智库成为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系。因为,智库研究的问题涉及经济、社会、科技、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的复杂系统,较之科学研究所关注的客观世界更加复杂多变和难以预测,需要自然和人文社科等多学科的视角进行问题的解析,需要跨学科的团队来开展交叉融合的研究,需要多学科路径的汇聚来形成方案。然而,当前国内外的不少智库研究仍然偏于经验式、零散式、随机式,不能满足科学决策的需求,亟需将其面对的研究对象视为复杂系统,以科学化的方法、系统性的视角、规范可靠的研究、兼具学术和实践影响力的成果、贯通式交叉融合的跨学科特征促进智库研究科学化发展。
智库理论方法可以在哪些方面为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支撑?
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影响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智库在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日益突显。
科学研究离不开理论方法的创新,智库研究的对象是复杂而现实的决策问题,更需要理论方法的创新,从而支撑科技自立自强。运用科学的智库理论方法可以系统研判世界科技发展大势和方向,有效服务国家战略科技发展和核心技术攻坚战。同时,运用科学的智库理论方法可以深入分析科技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关联关系,服务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智库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其中,科技智库建设需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交汇期的历史机遇,洞悉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准确研判发展方向和战略重点,及时为国家抓住科技革命机遇、抢占科技竞争制高点,提供前瞻咨询建议和系统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