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记者彭茜)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多国报告因感染新冠病毒导致嗅觉丧失的病例。美国一项新研究揭示了其中机制,认为嗅觉丧失很可能是感染后发生炎症的附带后果。
嗅觉功能障碍一般在新冠感染早期出现,与疾病严重程度和病毒载量没有直接关系。此前有研究发现,嗅觉功能障碍是大约12%的新冠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在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3到4周内自行消退,但也有部分患者在感染后12个月内仍出现持续的嗅觉障碍。
为弄清与新冠感染有关的嗅觉病理变化,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等机构参与的团队,从23名因新冠死亡的患者大脑内采集了嗅球和嗅束组织,与未感染新冠的对照组比较。嗅球是嗅觉初级中枢,嗅觉神经纤维进入其中后,与其他纤维连接组成嗅束。
研究人员介绍,这23名新冠死亡患者中有5人失去嗅觉,其中两人同时失去味觉;另有4人嗅觉能力下降。研究人员对死亡患者的组织样本进行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还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了采集的死亡患者嗅觉组织中存在的轴突数量,以及轴突和微血管的病理特征等。轴突自神经元发出,起到了向大脑传递气味信号的作用。
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新冠死亡患者嗅觉组织中轴突丢失,以及轴突和微血管病理变化更严重。失去嗅觉或嗅觉能力下降患者的嗅觉病理变化尤其严重,但患者嗅觉病理变化严重程度与新冠感染临床严重程度、感染持续时间或嗅觉组织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无关。某些病例中出现的显著轴突病理变化表明,新冠感染导致的嗅觉功能障碍可能是严重且永久性的。
相关论文近日已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卷》上。论文通讯作者、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病理学副教授何承颖在一份新闻公报中说:“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嗅觉上皮细胞的新冠病毒感染会导致炎症,进而损害神经元,减少可用于向大脑发送信号的轴突数量,并导致嗅球功能失调。”
接下来,研究人员计划进一步对死于新冠病毒德尔塔毒株和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的患者进行后续研究,比对携带之前发现的新冠毒株的死亡患者情况,以了解不同变异毒株导致嗅觉丧失的程度。
目前,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已将“新近的味觉或嗅觉丧失”列入新冠症状列表中,提醒公众注意。英国国民保健制度官网也将“嗅觉或味觉的丧失或改变”列为新冠症状。此前发表在英国《自然·通讯》杂志的一篇文章还建议,一般人群中突然的嗅觉和味觉改变发生率增加,可用作衡量新冠在人群中流行情况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