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1/08 08:46:37
来源:经济日报

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

字体:

在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北京农商银行展台的工作人员向参观者介绍一款自主设计的视频银行。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金融强国建设指明方向。专家表示,作为“五篇大文章”之首篇,科技金融的提出,既体现出中央层面对科技的高度重视,也赋予了金融服务科技新的历史使命。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无论是新兴技术的研发,还是科技成果的转化,或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都需要金融作为强有力支撑。找准科技和金融结合点,提升金融服务科技质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是做好科技金融文章的重要发力点。

  引金融“活水”润科技创新

  写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首先要深刻理解科技金融的内涵和意义。

  什么是科技金融?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科技金融是指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的产品、服务和模式。“过去我国信息科技产业‘缺芯少魂’现象较为普遍,部分产业和企业‘卡脖子’问题突出。大力发展科技产业,有助于提高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尤其是在供给冲击、需求收缩、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大力发展科技产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重要现实意义。”董希淼表示,发展科技产业,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和服务。“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重要的就是发展科技金融。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科技金融是运用金融创新手段,提供高效服务于科技创新创业的金融业态、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其核心是以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将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本有效对接,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金融不仅仅是一种金融服务,更是一种推动科技与经济结合并持续创新发展的重要机制。其侧重于通过金融资本的市场运作,为科技研发、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在此过程中,科技和金融互为促进,在科技发展为金融提供新投资领域和增长点的同时,金融支持又反过来推动科技研发及商业化进程。

  当前,新一代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持续攀升。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科技金融放在“五篇大文章”首位,足见对科技金融的重视。“这充分体现党中央对科技金融发展的殷切期待,为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与政策支持,也彰显出科技金融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支撑作用。”朱克力表示,未来我国金融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引导金融资本更多地投入科技创新领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科技、金融融合。目前,已初步建成包括银行信贷、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创业投资、保险和融资担保等在内的全方位、多层次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

  科技型企业贷款持续保持较快增长速度。截至2023年6月末,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5万亿元,同比增长41.5%;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36万亿元,同比增长25.1%;全国“专精特新”企业贷款余额为2.72万亿元,同比增长20.4%。

  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功能也明显增强。截至2023年6月末,科创票据、科创公司债余额约4500亿元,超过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在A股上市,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规模近14万亿元。

  “科技、产业、金融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格局正在形成。”董希淼表示,在此基础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科技金融的概念,具有新的重要性和指导性,将促进金融机构加快发展科技金融,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科技创新,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再上新台阶,不断增强和提高国家竞争力。

  找准科技与金融结合点

  “作为轻资产公司,可抵押物少、贷款难,希望有更多针对性的金融产品”“创新成本高、投入大,希望得到更多类型、更可持续的金融服务”……采访调研中,不少科技型企业向记者反映,随着科技竞争越来越激烈,自身金融需求越来越迫切、多元。

  虽然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广度和精度不断提升,但在有效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上,仍存在短板。朱克力表示,比如金融服务与科技创新需求存在不匹配,传统的金融服务体系往往更侧重为大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尚不能完全满足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需求。再如由于科技型企业轻资产、高风险等特点,传统金融机构往往对其融资持谨慎态度,使得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依旧突出。

  如何推动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朱克力建议,首先要完善科技型企业评价体系,改变过去单纯以企业规模等为评价标准的做法,更加注重对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潜力等进行有效评价。其次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比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股权质押贷款等,更好地满足科技型企业融资需求。再次要加强科技金融人才培养,金融机构具备足够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科技创新的风险与价值。

  “科技型企业具有高成长性,但存在投资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等问题,其特点与股权融资更为契合,资本市场应加大支持和服务力度。”董希淼认为,要采取差异化措施,优先支持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型企业上市,降低融资成本和企业杠杆率。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采取增信措施,支持更多科技型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获得持续的中长期融资等。

  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此前透露,证监会将适时出台资本市场支持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强化各板块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的融资支持,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形成高水平创新主体。

  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也应发挥更大作用。“银行业要用好金融科技,创新科技金融。”董希淼表示,要突出重点,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着重加大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科技型企业的全方位金融支持。要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提高信用贷款比重。破除对抵押担保的过度迷信,将商标、专利等作为授信依据,大力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保持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开发更多信用贷款产品,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等。

  提升金融服务科技质效,还需要充分激发金融行业部门、政府管理部门等各方动能,共同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

  “下一步,政府部门将会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推动良好金融生态环境构建。”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张青松表示,将加强科技型企业信息库建设,引导金融资源更加精准地支持重点科创领域,持续向金融机构提供科技产业政策和相关企业项目等融资需求信息库。同时,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等配套政策,扩大银行业金融机构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线上办理试点范围,提升企业融资便利度。

  促发展防风险同等重要

  金融在支持科技创新过程中,如何管理和防范可能面临的风险,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是必须回答的重大课题。

  “风险管理与防范至关重要。”朱克力表示,科技金融面临的主要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市场风险在于,科技创新成果的市场接受度往往是一个未知数;信用风险在于,科技创新企业的信用状况关乎其道德风险的高低;流动性风险在于,科技创新往往需要长期、大量的资金投入,而金融市场的资金供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对此,朱克力认为,要通过持续改革创新,构建更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体系,有效管理和防范风险。比如,为降低市场风险,可通过分阶段投资、设置里程碑等方式,降低初期市场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为防范信用风险,可全面评估科技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团队能力等,并通过引入担保、保险等增信措施,进一步降低道德风险;为降低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应合理规划资金使用,建立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协同合作机制,确保在科技创新过程中有足够的金融支持能力。

  应用好金融科技,也有助于提升金融服务效能,拦截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董希淼表示,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获取更多科技型企业信用数据和其他替代性数据,能为下一步产品和服务创新奠定基础。同时,充分运用金融技术赋能,加大对科技型企业信息收集、风险识别和监测,也有助于提高产品匹配的精准度和风险防控的有效性。

  对于如何找到一条既有效支持科技创新,同时又实现金融业自身良性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张青松认为可从几方面发力:一是提升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风险管控能力。要明确责任,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政府倡导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支持科技创新,但要由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二是强化科技型企业融资的市场约束。科技型企业是金融的服务对象,同时科技型企业也要履行信息披露、接受市场监督的义务。三是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风险的分担体系,进一步发挥保险和融资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作用。

  已有多个部门和金融机构积极表态,以良好的风险管理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证监会表示,要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着力提升监管有效性。交通银行表示,将加快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持续提升交叉风险识别和综合应对能力,切实当好维护金融稳定的压舱石。

  科技金融关乎国计民生、关系未来发展。专家表示,金融业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科技金融的重要意义,以金融业高质量发展,顺应经济发展之变,适应科技创新之需,在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展现金融力量、金融智慧、金融担当。(记者 李华林)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