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通元景大模型助力探索“AI+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2 08:54:40
来源:新华网

联通元景大模型助力探索“AI+产业”融合发展新路径

字体:

  前段时间OpenAI的ChatGPT-4o发布会技惊四座,AI不仅能够以人类的语气,流畅完成对话,甚至能够通过手机摄像头实时观察并正确识别人类的各种表情继而给出回应。从这一现象推测,AI语言大模型和视觉大模型耦合方式已经从过去的松耦合进化为紧耦合,并由此实现了更高性能、接近实用的多模态应用。

  事实上,在中国市场,除了面向互联网应用的“听说读写画”之外,AI还能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中找到海量落地场景,在产业链中发挥更大价值,获得更多发展机会。

  农业领域,AI可以辅助完成病虫害的检测与防治、短期天气预测、无人机喷洒作业规划等业务;而在工业领域,AI更可参与产品质量缺陷分析与检测、设备故障诊断、物流路径规划、能源使用优化、化合物预测、安全合规检测等海量场景,并针对具体的行业和企业进行更细致的微调。由此,AI便能与各产业链的上下游充分融合,实现效率的整体提升,继而产生更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但就像数字化转型进程一样,产业想要拥抱AI所代表的智能化转型,同样需要一批企业来扎根行业、理解场景、做好平台。而要想抓住这一轮AI与产业融合的机遇,AI企业的技术、经验与格局缺一不可。

  中国联通元景大模型,为产业而生

  无论对于普通消费者还是政企用户来说,中国联通都是个相当熟悉的名字。近年来运营商的发展,不仅是为大众市场提供高质量的固网和移动通讯服务,更是政企数字化转型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今年,中国联通也推出了自研的大模型产品——元景大模型,而其瞄准的正是产业市场。换言之,中国联通要做的不只是一款能说会听、能写会画的大模型产品,更是要做AI与产业融合的倡导者和执行人。

  中国联通在数字化转型市场中的积累深厚。在推出大模型产品之前,中国联通就已经成立了18个行业军团,并培养了大批懂行业、懂业务的专家,能够为不同行业提供面向整体和具体业务场景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服务。而在长期服务行业用户的过程中,更是累计了安全脱敏的海量数据。

  在元景大模型与产业需求对接的过程中,行业专家能够梳理行业逻辑,海量行业数据则能助其正确理解和使用各类专业术语。有了底层技术、行业专家、行业数据的三重助力,元景大模型的产业融合之路自然有着更高的起点和更快的进化速度。

  当然,做好模型还只是促进AI与产业融合的第一步。为了缩短元景大模型与产业之间的距离、降低用户使用门槛,中国联通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还以元景大模型为基础,推出了元景MaaS(Model as a Service模型即服务)平台。从元景MaaS平台主打的“三大服务、三大特性、四个开放”之中,我们也能看到中国联通的技术、经验与格局。

  降低AI落地门槛,更好地服务客户需求

  元景MaaS平台通过模型库提供多种能力、工具集降低大模型的微调和开发门槛、原生应用商店补齐AI落户行业所需的体系化支撑,从而能够很好的服务客户需求。

  模型库方面,元景大模型已经积累了150余款大模型,既可以满足通用场景需求,也能为服装、轻纺、汽车制造、装备制造、钢铁、矿山、港口、物流、化工、电力等10大行业提供海量场景化模型服务。此外,元景大模型还针对不同运行环境推出了10亿、70亿、130亿、340亿、700亿、1800亿等6种不同参数量的模型,能够进一步提升场景适应性、降低用户运行成本。

  工具集方面,元景MaaS平台目前整合了100多款工具,能够覆盖用户选模型、改模型、用模型的完整业务流程。实际操作中,用户可以通过自主对比评测选择一款基础模型,并通过自主上传数据和调用算力实现模型微调,再通过调用RAG、检索增强、Agent等平台工具完成大模型应用开发。所有操作均可在0代码、图形化的web界面中完成,所有微调用到的超参数均有预制推荐,所有数据也无需进行手动格式转换;完整好用的工具链可大幅降低大模型落地的门槛和工作量。

  原生应用商店方面,元景MaaS平台在原生应用商店中提供了一系列产品辅助设计、操作工序监测、安全生产合规、智能客服、编程助手等原生应用,能够一站式满足政企用户的各类AI二次开发和应用需求,助力用户在MaaS平台上构建更完整的AI应用体系。

  细看由三大服务共同构成的底层技术力,MaaS相对其他竞争者而言不仅平台功能更完善、考虑更周全,亦能大幅降低AI的落地门槛。而这即贴合了行业ICT技术力普遍不足的现实情况,也与中国联通一贯的产业服务者形象相符。

  深厚积累奠定先天优势,更深刻地理解客户需求

  丰富的模型库和落地实践使得元景MaaS平台能更懂行业客户需要。目前,已经在中国一拖集团、雅戈尔、美的、卡尔蔡司等200余家工业企业中实际落地,积累了海量的部署、开发和应用经验。而现有的预训练模型也能覆盖10大工业领域行业中的视觉检测、质检、合规、工业机理等100余个场景,让各类用户都能找到现成可用的AI落地点。同时,MaaS平台也允许用户将大小模型融合应用,继而实现不同模型效果的融合。

  元景大模型更易定制。在部署层面,除公有云方式之外,元景MaaS平台还支持私有化、融合网关、一体机等多种部署方式,能够为用户提供更高的灵活性,满足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合规性需求。在开发层面,元景MaaS平台集成的海量工具和应用能够帮助合作伙伴及用户完成“从通用到行业,再到企业”的大模型完整定制流程,并能实现全流程的0代码、低门槛开发。在服务层面,中国联通遍布全国的行业军团也能为用户提供贴身的专家支持和定制化服务。在多种部署方式、海量模型及完整工具链的配合下,中国联通便能以“交钥匙”的方式助力客户打造自有行业大模型和企业应用。

  安全可靠是元景MaaS平台的第三大优势,目前已通过了中央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并获得了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大模型安全测试A级认证。高级别的备案和认证即能保证平台服务的安全可靠,也能确保用户的各类数据资产可以在AI应用全流程中得到更严密的防护。

  在建立之初就能实现贴近行业、易定制和安全可靠等特点,足以说明元景大模型和MaaS平台天生就具备纯正的“企业级”基因。而这种基因的形成则与中国联通长期扎根行业、直面服务客户所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丰富经验密不可分。显然,具备这些特性的元景大模型和元景MaaS平台能够在政企市场中获得更多比较优势。因为在谈论AI与产业的融合效果之前,用户首先要问的就是产品技术能不能用、适不适用。

  多维度开放凸显格局,与生态伙伴共研共创共赢

  中国联通始终坚持融合开放战略,与合作伙伴成为创新路上的“同行者”。这一战略同样体现在元景大模型业务版块。在生态合作模式上,中国联通提供算力和算法,企业伙伴提供数据和场景,共研共创行业大模型。基于此,元景大模型MaaS平台实现了“四个开放”:

  开放训练算力:目前,中国联通已经布局了1+N+X的智算网络,智算总量达到10EFLOPS,能够以“一市一池”的模式覆盖200+城市。由此,不同地域的政企用户便能就近选择算力,获得响应更快、延迟更低、数据更安全的云端大模型服务。

  开放通用大模型:元景大模型包含声、图、文、视频等多种大模型,具备多模态能力,并推出了从10亿到1800亿参数量的6个版本;多能力、多模态、多参数量所带来的海量组合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多样化需求,让AI落地更灵活。

  开放MaaS服务:海量模型、百余种工具、覆盖“选、改、用”的AI落地全流程。元景MaaS平台正在用开放服务打造面向多产业、全流程的AI使能底座,让用户不仅能用上AI、更能用对AI、用好AI。

  开放行业专家团队:中国联通的18个行业军团及1000余名专家可为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生态位、不同规模的政企用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专业服务,覆盖顶层设计、规划咨询、解决方案构建、部署实施等转型全生命周期,真正做到将用户“领进门、扶上马、送一程”。

  多维度的开放策略和广泛的算力及服务能力布局彰显了中国联通投身AI产业的宏观格局,也是其强大实力的真实写照。对于站在智能化趋势面前的广大政企用户而言,用实力撑起的格局显然更值得信任与托付。换言之,在新的智能时代,中国联通的强大能力和服务姿态一如既往、一以贯之。

  先落地,就有先发优势

  有了技术、经验和格局层面的支撑,元景大模型及元景MaaS平台在行业中的落地应用自然也更有基础。目前已在政务、服装设计、港口、家电制造、装备制造等众多领域的企业中获得落地应用,并形成了在行业内的先发优势。

  基于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在更多政企用户实现案例规模推广,获得更具确定性的AI大模型应用效果,从而降低智能化转型的潜在风险和试错成本,并获取宝贵的行业数据,开启行业的“数据飞轮”。由此,元景大模型及元景MaaS平台也将进入“验证-进化-再验证-再进化”的正循环,逐步将先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和发展优势。

  由此看来,中国联通注定要走出一条独属于自己且与国内市场需求相符的AI产业发展之路。而这条路上不仅有中国联通,更有千行百业的万千用户。走通这条融合之路的中国联通也将与产业和用户一道,共迎新一轮的发展与繁荣。

【纠错】 【责任编辑: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