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易到交情:从闲鱼看年轻人如何用兴趣编织生活-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27 14:25:44
来源:新华网

从交易到交情:从闲鱼看年轻人如何用兴趣编织生活

字体:

  有人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圈子,有人在这里挖掘到了生活的小确幸,还有人在这里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创意,实现了从梦想到现实的跨越……

  这就是闲鱼。

  95后用户超四成的闲鱼,就像一个充满活力的线上社区。它见证了年轻人如何在数字时代中寻找自我、表达自我,以及如何在虚拟空间中构建起真实的社交联系。在这里,传统的买卖关系被重新定义,社区的温情和个体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尊重。年轻人在这里为对味儿的事和对味儿的人买单。这里没有人追求一夜暴富,细水长流,持久稳健,才是年轻人“搞钱”追求的松弛感。小赚即安,小满则足,小闲即清。

  会玩儿,敢凭兴趣赚人生

  “大学四年,我没跟家里要过一分钱,学费和生活费全部来自闲鱼。”00后季风,学的是国画专业,现在是一名微型景观模型师。

  季风在闲鱼“创业”能追溯到高中时代,“当时是为了省钱,在闲鱼买专业器具和材料,同时也出一些自己的专业作业,不但能回本,还能赚些小钱。那时闲鱼就是我省钱赚钱的利器,人生的第一桶金是小赚了20块钱。”季风说。

  “我喜欢旅游,想把自然融入作品,后来就自己动手试试,把景点做成微缩模型。”对于微缩景观,爱上容易,入坑难,前期需要准备的工具和材料特别多。正当季风一筹莫展时,在闲鱼上遇到了一位准备“退坑”的模型“大佬”,“他把全部工具和材料,大约价值2000左右的东西打包六七百卖了。这对当时的我来说,已经是入坑的绝佳教材了。这种打包出售模型所用到的复杂材料和工具的,几乎只有在闲鱼平台上才有。后来我还请教过这位前辈很多技术问题,因为闲鱼有很多同样爱好的人,他们愿意分享,愿意回答各种问题。”季风说。

  如今,季风的微缩景观模型定制店已经运营三年了,海边公路、雪山、雨林、废墟……在这里,诞生了很多受到喜爱的作品。

  “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8月份,每天还有5-10个客户有强烈的下单意愿,月收入大概在1.5万元左右。”季风说。

  和季风一样,因为兴趣爱好而机缘巧合地来到闲鱼,玩着玩着找到了自己小圈子的人不在少数,甚者有人因此实现了自己儿时的梦想,比如小签家。

  “我从小就有当设计师的梦想,在妈妈的教导下,我六七岁就会踩缝纫机了,但长大后却一直没有当设计师的机会。”小签家说。

  再次拾起儿时梦想是在2015年,彼时30来岁的小签家偶然进入“娃圈”。“大家有玩够的、不想要的娃娃,就在闲鱼上出,闲鱼可以说是我们这种小众爱好者的聚集地”,她突然意识到,儿时的设计师梦可以在娃娃身上实现,“给娃娃做衣服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梦想成真啦!”小签家第一次在闲鱼成交是出售了自己制作的一件手工娃娃毛衣,小赚了68块钱。

  79年出生的小签家,今年虽然已经45岁了。“我感觉追随年轻人的潮流太难了,所以我一直坚持做自己的设计,不会特意为了当下的主流、为了成交而改变,没想到也收获了很多年轻人的喜欢。”

  年轻人在闲鱼上找到自己的兴趣同好,不但赚来收入,还“赚到”了交情。据闲鱼数据,以游戏、宠植、模玩动漫为代表的兴趣消费,每笔订单约产生40句聊天。其中,40%的聊天发生在交易后,不少买卖家在确认收货后建立新交情,持续交流。

  会省,吃喝玩乐福利赚不完

咖啡奶茶冰淇淋、披萨汉堡自助餐……假如你是卡券达人小周的朋友,那可就有福了,吃喝玩乐都能赚到小福利。

小周是媒体人,2019年参加闲鱼的新闻发布会,随手下载了闲鱼APP,从此小周就发现了一个宝藏,买啥都先在闲鱼刷刷。

“前两年我妈退休了,经常和她的朋友们聚餐,她们爱吃酒店的自助餐,线下买单的话,单价不便宜,差不多三四百元一位。我一直用闲鱼,就喜欢去刷这些东西。偶然我就看到闲鱼上有人卖自助餐券,单价大概能便宜个10%,有的甚至能便宜30-40%。” “我们年轻人平时出去玩,就在闲鱼上买哈根达斯或者歌帝梵冰淇淋的券,比酒店自助餐更便宜,有的能便宜50%。”

据闲鱼数据,过去一年中,有近3000万95后新用户涌入闲鱼,寻找省钱信息差。2024年以来,卡券类目已成为闲鱼上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较去年同期增长79%。

“一千块的东西说买就买,十块钱邮费坚决不掏”“满1000减50,必须精确凑单到1000.1”近年来,“该省省、该花花”成为网络热词,映射的是时下年轻消费群体流行的消费观念。相比于克制购买欲的传统式省钱和买便宜货的消费降级,能省会花的这届年轻人更善于各种“拿捏”商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省钱方式,赚到自己的福利。

  会生活,求美学,赚得灵感源源不绝

  “太喜欢你的椅子了!是从哪里买的?”

  “品味绝了,长在我心上一样。”

  “小餐厅改成了我住不起的样子。”

  室内设计师大千是在深圳工作生活的东北人儿,曾凭借爆改出租屋在自媒体火了一把。

  “改造出租房其实还好,没花多少钱,80%都是在闲鱼买的。”大千说。

  利用闲鱼“海选”来的闲置家具物品,让20平米的简陋玄关变身氛围感餐厅,这是设计师对生活的倔强。如今,大千已是有10w+粉丝的家居博主。

  “我喜欢逛闲鱼,逛中古店,搜集新奇的好玩意儿,动手改造。”大千在闲鱼购买过700多件闲置家具,这些在闲鱼上淘到的各种各样的有趣物品,被他陈设在家中或进行二次创意,闲置物品在大千手下获得了新生,他也在闲鱼不断灵光乍现,设计灵感源源不绝。

  闲置物品除了比较便宜,还是一个充满万千可能的地方,不是当下什么火就卖什么,而是卖家自己不需要什么了就出什么,在这里,能看到差异化的、有趣的物件儿。每一件货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可能都有一段故事。”大千说。

  一首歌,交汇百味人生

  “告诉我你的故事,我会把它做成专属于你的歌曲哦!”这是陈学长最初发布在闲鱼上的文案。

  陈学长真名叫陈子贤,出生于1998年。“2019年底,我尝试在闲鱼上做hiphop赚点钱,尝试后我意识到,闲鱼是一个充满机会的平台,于是我选择辞职并且完全投入到闲鱼说唱音乐工坊中,根据顾客叙述的自己的故事为他们写歌,再定制成专属歌曲。”陈子贤说。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故事。不管是开心的、难过的,已经放下的,还是难以释怀的,都值得用音乐来记录。”过去四年多的时间里,陈子贤收集到600多个形形色色的故事,写了500多首专属歌曲。

  “在闲鱼接触最初一位客户时,我还没有专业设备,就一个手机写歌词,用手机录音,做得特别粗糙。但从2020年到现在,我们持续都在合作和交流。我从用一个手机写歌,到制作的音乐逐渐成熟;他也从刚毕业,到进入大厂音乐部门工作。这期间,我们合作了很多歌,互相之间愈发了解,会聊到目标啊,梦想之类的话题。我们逐渐变得不像是买家和卖家,而更像是可以畅聊一切的朋友。

  在闲鱼搜索“卖艺”,你将打开通往魔幻世界的大门。像陈子贤一样,闲鱼“卖艺”的场子里真是卧虎藏龙。

  据闲鱼数据,截至2023年,闲鱼用户数量达5亿,其中95后活跃用户占比超4成,00后活跃用户占比22%。2023年,年轻人在闲鱼上一年平均赚了2723.5元。闲鱼上的年轻人凭借自己的技能、才艺和创意,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赚钱新思路。2024年以来,各类技能服务成交量同比增长迅猛。情绪树洞、售卖晚霞、代做手工、夜市拼摊儿、方言教学、宠物训练……多元化的脑洞商机伴随着一代年轻人成长、自立,成就了他们的人生第一桶金。

  在这个快节奏的数字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似乎越来越依赖于屏幕,却缺乏对“附近”的理解。然而,在闲鱼这个平台上,我们看到了一种不同的趋势。这里不仅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更是一个社区,一个线上的市集,人们在这里不仅买卖物品,更在交流故事,建立信任。正如消失的附近在数字世界中被重新定义,闲鱼正在重塑我们对于'附近'的理解——一个由共同兴趣和生活态度连接的社区。

  十年,对于一个互联网平台来说,是成长,也是沉淀。闲鱼这个由年轻人一手打造的社区,见证了无数梦想的起航和实现。它不仅仅是一个交易的场所,更是一个充满人情味和创意灵感的空间。(文/陈听雨)

闲鱼 x 新华网 10周年特别呈现

记录超3亿年轻人小赚一笔的故事

献给闲鱼上聪明经营生活的宝贝们

【纠错】 【责任编辑:周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