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网站地图
数实融合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新华网
新华网 > 科技 > 正文
2024 11/21 08:16:33
来源:经济参考报

数实融合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

字体:

  近年来,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正在从根本上改变传统产业链供应链的运行模式。数实融合作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结合的核心路径,正逐步展现其在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中的关键作用。数字化转型不仅能够提升供应链的智能化和协同性,还能够通过数据驱动的精准决策增强产业链应对外部冲击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不仅是我国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应对外部环境挑战的关键举措,更是增强我国应对外部挑战能力的战略支撑。

  数实融合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内在机理

  一是数实融合能够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全链条协同,提升运作效率。数实融合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各环节的数字化改造,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协同。通过数字技术的赋能,企业能够更加精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生产计划和库存管理,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供应链环节的滞后性,从而提升产业链的敏捷性和供应链的响应速度。这种深度协同不仅大幅提升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也增强了产业链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是数实融合能够重塑生产组织形态,推动供应链创新升级。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了传统产业链供应链的时空限制,推动生产方式和组织形态的深刻变革。通过虚拟仿真、数字孪生等新技术,企业可以实现生产过程的虚拟化和精准化,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试错风险。特别是在供应链的重构中,数字技术能够帮助企业通过数据驱动实现供应链上下游的深度协作,优化资源配置和缩短供应周期。供应链的重塑与创新,不仅体现在运营效率的提升上,更体现在对市场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和柔性生产上的增强,从而大大提升了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

  三是数实融合能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生态构建,增强抗风险能力。数实融合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融合,更是产业链供应链生态系统的重构。依托数字技术,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型业态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形成高效协作的创新生态。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链中的核心企业通过数字平台将供应链上下游连接起来,形成跨企业、跨行业的紧密协作网络。这种创新生态的构建打破了传统供应链中的封闭结构,增强了产业链的弹性和抗风险能力,能够有效应对全球化进程中的不确定性。

  以数实融合重塑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着力点

  一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的坚实支撑。数字基础设施是数实融合的底座,关系到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效能。因此,要加快推进5G、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基建的布局,为实体经济提供数字技术支撑。通过强化数据传输、存储与处理能力,推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深度联动,实现信息的高效流通和数据的实时共享,提升供应链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推动智能制造、智慧物流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夯实供应链的智能化基础,促进全链条协同效应的充分释放。

  二是打破数据孤岛,构建要素共享的数字生态。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在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中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当前数据分散、难以流通的问题依然存在,限制了数实融合的深度与广度。因此,亟需打破数据孤岛,推动数据的开放与共享,形成覆盖全产业链的数字生态体系。并且,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安全机制,使得企业可以在数据协同中实现资源配置的优化和供应链成本的降低。同时,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据要素在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深度融入,实现数字驱动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

  三是构建协同创新生态,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数实融合为供应链协同创新提供了新动能,因此要通过数字技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的各个节点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形成高效协同的创新生态。特别是在平台经济的引领下,应引导和支持产业链上的重点企业依托数字平台整合供应链上下游资源,实现跨企业、跨区域的协同创新。通过平台化运营,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可以共享技术、数据和资源,从而提升供应链整体的创新能力以及整个产业链的应变能力。

  四是打造产业“链长制”,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链主”企业与链上其他企业之间稳定的分工关系对于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至关重要。主动发挥“链主”企业规模经济优势和外溢能力,引领产业运营流程的数字化改造。鼓励“链长”企业引导中小企业共同参与技术创新,实现产业链整体技术的集成与突破。同时,深化创新激励政策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链主”企业主导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升级在产业链上迅速扩散,从而增强产业链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韧性。

  (陈旭 作者系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副院长、教授)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