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围棋人机大战引起的关于人工智能讨论仍在持续发酵,未来,人工智能究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带来多大的商业价值?这些热点、前瞻话题无疑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创业人员最为关注的。清华大学作为世界知名学府,在人工智能领域拥有深厚的技术沉淀和众多的专家学者,在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研发成果也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为更好的了解当前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动态,分享相关创新创业经验,北京市科委、新华网和共青团清华大学研究生委员会特联合于3月23日在清华大学举办“双创1+1”走进高校系列主题沙龙活动 ——“人工智能前沿应用与创新机遇”。
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朱世龙在致辞时表示,创新已成为北京精神的重要内容,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需要激发全民创新意识。北京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要把优秀的成果、团队和文化传播出去,带动全国各地共同实现创新发展。[详细]
新华网董事会秘书杨庆兵在致辞中希望,通过本次沙龙的举办回应公众关切,探讨如何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在产业界发挥的推动作用,如何在人工智能发展大潮中,让中国位列第一方阵。“我们相信,在全球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的时候,中国有理由,也应该牢牢的锁定在第一梯队。"[详细]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在演讲中对人工智能的前沿问题进行了介绍。在张钹看来,逻辑思维中有很多我们说不清的问题,所以逻辑思维中不是所有的东西计算机都能做,比如说直觉、常识问题等。对于感知通常是“知道但不能清楚表述的”,即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就很难通过人工编程来实现。现在我们有了办法,即深度学习,这是人工智能的一大突破。[详细]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朱小燕在演讲中表示,人工智能的表现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人类科学发展的表征,人工智能的成就和起伏跟整个社会力量有关,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智能信息服务是人类需求的重要表现,人机交互才能将机器智能体现到极致。[详细]
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邓志东教授在沙龙中就“大数据下弱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作了介绍。 邓志东介绍说,人工神经网络可看成是对生物神经系统的一种模拟或近似。自2006年开始,深度神经网络取得突破性进展,人工神经网络的研究进入第三次复兴。以深度神经网络为主要标志的(弱)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已引起全球瞩目。[详细]
微软亚洲研究院学术合作部总监潘天佑在演讲中表示,创业首先要有一个坚定的梦想,创业是一种手段,真正要达到的目的是创新。创新不需要从零开始,可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看巨人手上有什么东西,借用成功企业的成果进行创业,在商业竞争中能够取得先发的优势。[详细]
国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国术在沙龙中介绍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和感受。他表示,中国现在拥有历史上最好的创业环境。“现在政府前所未有的给予创业者很大的支持,我的朋友、我的同学得到了政府支持的资金,得到的各种支持。十几年前做公司有很多的繁琐手续,现在很简单了,在家注册完了,直接就可以领营业执照,太简单了。”[详细]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