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赋能 新型消费动力足-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5/12 07:49:44
来源:经济参考报

“智慧+”赋能 新型消费动力足

字体: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期从国务院常务会议,到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政策层面接连释放促进新型消费,特别是“智慧﹢”消费的利好信号。与此同时,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信部等多部门也在积极部署,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积极培育新型消费新增长点,持续挖掘消费潜力。

接受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人们消费习惯发生改变,在新型消费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以及政策利好不断释放等背景下,未来新型消费的发展有望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向好态势,建议通过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以及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活更多增长潜能。

新型消费活力尽显

超过300家电商平台企业参与,预计品牌数量将超过十万,商家数量将超过百万,派发亿元专属优惠券和红包……4月28日至5月12日,由多个部门联合开展的第四届“双品购物节”活动在全国举办。记者从商务部了解到,去年“双品网购节”仅用15天的时间,就带动全国网络零售额近7000亿元。

这仅是新型消费市场快速成长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国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迅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传统接触式线下消费受到影响,新型消费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国内消费复苏。

记者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新模式新业态持续壮大,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在高基数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23.2%,较上年同期提升1.3个百分点。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以无接触交易为主要特征的新型消费能保障居民日常消费、提高消费便利性、增强消费信心、激发消费活力并促进消费升级。新型消费已经成为拉动消费、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动能。

特别是随着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普及推广,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不断演进迭代,信息消费新产品、新应用、新业态等持续培育壮大。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近日发布的《中国信息消费发展态势报告(2022年)》显示,2021年我国信息消费规模为6.8万亿元,同比增长15%。

此外,5G商用带动5G手机、可穿戴设备、VR/AR等智能终端产品加速成熟,不断形成新的消费热点。上述报告显示,2020年至2025年间,5G商用将有望带动信息消费8.2万亿元。

中钢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胡麒牧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5G、VR/AR终端等智能产品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新型消费提质扩容,释放消费回补复苏新潜力,同时对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多部门密集部署新举措

从2021年3月,发改委、商务部等28个部门联合印发《加快培育新型消费实施方案》,到2021年底,商务部等22部门关于印发《“十四五”国内贸易发展规划》将培育新型消费作为消费新增长点,再到2022年初《“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提出打造数字化、智慧化、开放型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这一系列政策的相继推出,从制度层面加速推动新型消费发展。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线上线下消费深度融合,促进生活服务消费恢复,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这进一步明确了新型消费的发展方向。

近期以来,更多政策安排加速落地。4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

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提出,创新消费业态和模式。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智慧零售、智慧旅游、智慧广电、智慧养老、智慧家政、数字文化、智能体育、“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托育”、“互联网+家装”等消费新业态。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会同有关方面切实抓好上述意见的贯彻落实,在“稳”“保”“新”上下大力气,努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其中,在强“新”方面,将充分发挥适应防疫需要的新型消费优势。“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促进新型消费,科学推广无接触交易服务,加快线上线下消费有机融合,扩大升级信息消费,培育壮大智慧产品和服务等‘智慧+’消费,既提升居民消费便利度,又助力数字经济大众化发展”。

与此同时,商务部、工信部近期也对加快新型消费频频部署,提出加快线上线下消费融合,鼓励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促进定制、体验、智能、时尚等新型消费;培育一批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加快5G技术与能源、教育、文旅等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大力挖掘消费潜力等举措。

深挖新型消费潜力

不过,业内也指出,新型消费领域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短板依然存在,下一步需不断优化新型消费发展环境、规范市场秩序,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消费覆盖面,激活更多商业应用潜能,为促内需提供新动能。

“发展新型消费还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监管规范滞后,人才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洪勇认为,加快释放新型消费潜力,首先要加大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强化5G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分拣加工仓储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快递服务站、无人售货机等智能终端设施;其次要打造新型监管模式。针对新型消费,制定符合直播、网约车、网络外卖、在线教育等领域的系列政策;第三,推进人才体系建设。开展多层次的教育培训,持续扩充符合新型消费的职业人员数量。

胡麒牧也表示,下一步,一是要进一步加大5G网络、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和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优化新型消费网络节点布局;二是要推动技术、管理、商业模式等各类创新,在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市场主体的同时,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三是创新经济治理模式,系统性优化制度体系和发展环境,不断激发市场活力。(记者 王文博 郭倩)

【纠错】 【责任编辑:冉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