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节能”来自点滴之处-访中央电教馆副馆长王晓芜

  教育信息化不仅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发展全局中的一个关键环节。近年来,教育部就提出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国家公共教育信息化平台,加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投影仪、服务器、路由器等各种IT设备已经广泛应用到了各级基础教育机构。
   中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小学等基础教育机构规模庞大,通过发展教育信息化,实现“均衡教育、一流教育、个性教育”,也意味着投入使用的IT设备的数量也将非常庞大。当今社会,提倡IT应用绿色节能的潮流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教育界有识之士和IT厂商都已经开始关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绿色节能问题。
   中国的电化教育事业已经走过了70年的历史,特别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来,我国电化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从最初的科教电影、视听教材,到现在的教育课件和网络化建设,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的电化教育不断地从教育教学模式和现代教育等各方面入手,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为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贡献力量。如何更好更快地实施教育信息化,满足教育教学的应用需求,达到教育模式和教学设备器材的最优化,仍将是电教事业长期思考、关注的一个重点。
   作为长期工作在电化教育和教育信息化一线的专家,中央电化教育馆副馆长王晓芜对于IT促进教育行业信息化“绿色节能”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看法。

   观点一:教育信息化还需进一步提升和强化“绿色节能”意识
   王晓芜坦陈,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中,“绿色节能”的理念还没有被列为关注的重点。这是“由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因素。虽然近些年来,基础教育信息化得到长足发展,但是更多地还是在关注‘信息化’的外在形态,对于‘信息化’身后的绿色节能问题,还没有上升到重点关注的认识高度。”
   王晓芜向记者举例说:“目前我们的中小学校配置或更换显示器,也在逐步使用LCD屏替代以前大量使用的CRT屏显示器,很显然这是一个可以节省大量电能消耗的好事,但是我们考虑这个“好事”的内在动因,却还不是因为“绿色节能”这个理念因素,主要动因还是三个实际因素:第一是不是可以节省更多的空间,一个教室可以放更多的设备;第二是不是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视力;第三还是要看在经济上能否承受”。“客观地说,对于目前基础教育信息化进展现状而言,‘绿色节能’推展问题,在基础教育领域,目前既谈不上‘雪中送炭’,又不是‘锦上添花’。因为,普遍对于教育信息化中的绿色节能问题的关注度还是比较欠缺的。”
   但是,王晓芜也认为,即使目前的“关注度”不高,也并不完全就是一件“坏事”,“起码说明了开展绿色节能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留出了宣传绿色节能的空间”。
   “这几年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还处于一个快速地成长和发展的时期,对信息化还处在认识、接受、消化、理解的阶段,理念上提高到‘绿色节能’还需要一段过程”。“随着Intel、联想等这样的IT企业不断地倡导‘绿色节能’这样的号召,在教育界提出这样的概念,必然会引起教育行业中对IT节能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你倡导什么样的理念,孩子们就可能养成一种习惯。例如,多年来社会不断地倡导回收废旧电池,不要随意乱扔,可以保护环境的理念。所以,现在很多孩子都已经能够自觉地做到这一点。这就是宣传教育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也不断地将IT产品‘绿色节能’问题告诉老师们和孩子们,在信息技术课程教育的时候,增加相关内容,让广大老师和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电脑、服务器、投影仪都是有能耗问题需要重视的。那么,老师们在配置计算机等IT设备时,会有意识选择更加符合‘绿色节能’理念的设备;而孩子们成为社会建设人才的时候,也会自觉地用他们的才能和创造去追求‘绿色节能’的理念。这也就是在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进一步提升和强化‘绿色节能’意识的意义所在”。“我相信,‘绿色节能’理念,迟早将会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关注焦点,成为关注解决的问题。”

   观点二:“绿色节能”要和教育模式相结合
   由于王晓芜多年来一直工作在电教行业,他和各类IT厂商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在他看来,“要想让基础教育信息化也能实现‘绿色节能’,如何将各种‘绿色节能’的技术、产品、解决方案与教育模式紧密结合起来才是关键”。
   “相关的IT厂商已经开始在各自产品和相关解决方案中注重绿色节能,特别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IT企业,甚至将‘绿色节能’作为发展战略之一,这是非常可喜的现象。现在越来越多的IT产品制造商,也都在致力于向教育市场推出节能型芯片、电脑、服务器、存储设备和便携式产品。”王晓芜说:“作为教育界,面对好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该怎么来利用呢?我个人认为,首先应该加强研究。这个研究更多的是一种基于好的技术、产品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将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基础教育所推崇的教学理念相结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实施起来可能要比目前仅仅是推广低功耗电脑更直接,收效更快。现在很多IT产品的技术差异性并不是非常大,在应用领域的高度同质化现象比较明显。所以,我觉得,IT行业和教育行业加强合作,开展绿色节能技术、产品以及解决方案和创新教学理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的研究,可能会起到更有效作用。”
   谈到新型教育模式的研究,王晓芜认为,“不仅仅是IT厂商,教育界也会积极地参与其中。在以往,教育信息化发展一般还都是有了什么新技术和新产品,就开始注意采用这项新技术和新产品。例如,电化教育发展过程中,有了电影,我们就制作电影胶片的教学产品;有了数字技术的视听产品,例如VCD、DVD,我们就把教学片做成了数字化的格式形态。相对来讲,在以往的科技产品发展进程中,‘教育’对‘技术’的认识、接受、应用和需求,还是滞后于新技术和产品的发展的。而现在,信息科技发展的周期节奏和内在规律,将促使这种状态的转变。面对‘绿色节能’这样新型的IT理念,教育行业应该积极地参与,而不是继续等待。完全可以从教育的内在特点出发,结合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与IT行业一起合作,共同完善新的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共同探求或者就是创造一条能够在教育中大力推广的基于‘绿色节能’理念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的解决方案的新的发展道路。”

   观点三:“绿色节能”在点滴之中思水滴石穿
   在王晓芜看来,对于IT行业倡导的IT“绿色节能”问题,在教育行业有许多地方既要在“点滴之中”思改进,也要“水滴石穿”思发展。从现在做起,于细微处见精神,追求“绿色节能”理念的实现。
   对于“点滴之中”思改进。王晓芜举例:在目前中小学计算机等IT设备配置的选择时,更多地还是关注硬件的性能档次够不够高,而基本没有关注到新的软件技术对于“绿色节能”点滴作用和意义。
   王晓芜还举例:在教育界包括中小学校的服务器机房建设中,目前提供相关产品的厂商或负责建设的IT厂商对于服务器等设备和机房的温度、湿度范围都沿用一个多少年没有改变的标准。相对来讲,其中有一些标准指标仍是比较苛刻的,IT厂商的考虑或多或少地有为减少质量风险的安全冗余值。而学校被动地为实现这个指标要求却实实在在地付出了很大代价。他认为,现在的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是可以适当降低一些对于环境指标的苛求的。这里就有“点滴之中”见精神的必要。这样,“起码在服务器机房的恒温要求方面就可以节省大量电能。”
   对于“水滴石穿”思发展。王晓芜举例:现在每年要向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地区中小学发放数量庞大的DVD教学光盘,这的确是目前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一个重要举措,但是要知道,这些光盘都是由不能自然降解的高分子化工材料制成的。这些光盘由于存储寿命是有限的,或者就是由于人为使用造成的缺损,或者是所承载的教学内容的变化而不能长久使用,如果得不到有效地回收,势必会给这些地区带来新的环境污染。这就需要更多地去思考如何采用网络技术和存储技术的应用模式,用符合“绿色节能”的新技术、新产品加以替代,实现同样的教学需求。那么,不再需要制作那么多DVD教学光盘,不但可以节省制作这些教学光盘过程中所付出的能耗,也可以避免已经显现出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所谓以“水滴石穿”精神思发展,有两个方面的寓意,一方面寓意着要注意到一些正在使用的科技产品仍在“水滴石穿”地污染着我们的绿色家园。另一方面寓意着要有一种“水滴石穿”的精神,追求更加符合“绿色节能”理念的科技创新和应用。这就需要IT企业和教育行业共同努力去创新。
   王晓芜还举例:目前,计算机高配置的同质化现象中也存在能耗的问题。小学生、中学生所习惯使用的计算机配置和科研工作者、博士、院士,甚至是信息技术专业人士基本相同,这其中显而易见地存在一种“浪费”。在这个方面实现“绿色节能”有许多文章可做。还不仅仅只是按需求设计适当配置的计算机以减少能耗的问题。更需要IT厂家和教育行业深层次地思考,如何在技术上、在教学应用上实现创新。例如,中小学生使用计算机,对媒体播放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相对是更多和更好一些,而不像其他专业人士的应用,对信息数据处理或计算功能和性能的要求那样高。对于中小学生的应用而言,这其中就有软件技术的创新和计算机配置架构方面的个性化问题。再例如,随着嵌入式CPU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这就需要深入研究在新技术环境下的应用创新问题。在这个领域,我们和Intel等一些IT厂家已经开始了基于手持电脑的移动学习模式和“一对一”学习模式的研究和推广。目前这还是一个新的理念、新的应用,对于IT行业和教育行业将是一个新的挑战、新的机遇,也是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这样的创新,对于改变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以致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是有深远意义和影响的,同样,对于改变IT行业传统的应用形态,实现新的应用模式,催生新的市场空间,促进IT行业的创新发展,也同样有深远意义和影响。其中蕴含的“绿色节能”的理念更是功在千秋。


Copyright 2000 - 2008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通讯社网络中心

版权所有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