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兰卡普”土家织锦闪耀非遗光彩 谭氏姐妹传承文化新篇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6/12 15:41:53
来源:新华网

“西兰卡普”土家织锦闪耀非遗光彩 谭氏姐妹传承文化新篇章

字体: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土家织锦,土家语称“西兰卡普”,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它采用通经断纬的方式,用手工在古老的斜织机上,以麻、棉纱为经,以多色彩的粗丝、毛绒线为纬编织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织锦。

  “西兰卡普”在土家语中可以直译为“花铺盖”,早在《后汉书》中,就有关于此种织锦的记载。秦汉时期更是成为纳贡的名品,后成熟于唐宋,精于明清,形成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与鲜明民族特点的艺术特征。其色彩热烈、构图精巧,结构严谨而富有韵律。纹样主要以菱形结构和斜线条构成,展现出几何对称和连续反复的美感。图纹主题广泛,从自然景观到生活场景,涉及到土家族丰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被誉为“高度浓缩了的土家族文化”。2006年,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更是荣列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谭艳华、谭艳宾姐妹俩,作为“西兰卡普”编织技艺的杰出传承人,不仅在技艺传承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华,更在将传统工艺进行现代应用、融入现代生活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她们通过对“西兰卡普”的深入研究与创新,为这项古老的技艺赋予了新的生命力,使之焕发出时代的光彩。

  为了扩大“西兰卡普”技艺的影响力,并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她们积极开办了技艺培训班,成功吸引了众多当地村民、大学生和研究生的参与。同时,姐妹俩巧妙地将“西兰卡普”的五彩织锦与现代审美融合,开发了一系列既实用又美观的产品,如包包、首饰、披肩等,深受现代消费者的喜爱。

  此外,姐妹俩还通过影响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全新露营模式,别出心裁地将“西兰卡普”融入了现代生活。她们打造的露营基地,不仅提供了一个体验“西兰卡普”编制技艺的平台,还让年轻人在享受露营的同时,感受到这一传统文化的魅力。

  更值得一提的是,谭氏姐妹还创新研发了“两用新型织锦机”。该款机型的问世,不仅解决了残疾人操作难题,更因其便携性和易用性,使得4岁的儿童也能轻松上手。在同学校的合作课程中,这种新型织锦机大放异彩,为这项技艺的普及和推广大大拓展了范围。

  谭艳华表示,想要找到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的连接点,就必须突破非遗单体保护思维,将现代、时尚、多元化的要素融入其中,让西兰卡普产品有更广的受众,用心用情培养大量新生力量,为行业注入新鲜活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

  据悉,“保护传承非遗,赓续历史文脉,谱写时代华章”,2024年荆楚非遗嘉年华活动将于6月13日—15日在恩施女儿城举办。届时,谭氏姐妹将作为荆楚非遗的杰出代表,现场展示西兰卡普的独特编织技艺,让参观者亲身体验这一传统工艺的非凡魅力,进一步推动土家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纠错】 【责任编辑:韩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