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白永成:
生命就像一个回旋镖
【《有话》第56期:演员白永成——生命就像一个回旋镖】他是戏曲、话剧、电视剧的演员,也是一名影视剧导演和出品人。身边的朋友常常惊讶于他不知疲倦,身兼数职;但对他来说,不停地自我挑战,跨界尝试创新,只是为了更好地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生命的回旋镖返回时,才能牢牢地把它抓在手里;他,就是本期《有话》的嘉宾白永成。观看视频,听演员白永成讲述生命就像一个回旋镖。

  大家好!我是白永成。

  由我出品、导演和主演的电视剧《正道无敌》,现在正在热播中,主要讲的是缉毒警察的故事,展示了我们中国人民警察的骁勇善战。

  他们可能觉得“白永成,你精力太旺盛了”“他怎么就不知道累?”“他怎么什么都能干?”其实,我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时候,也是非常单纯地只想做演员。但是,实际上演戏的时候,演员永远都是被动的。后来,特别是开始自己做舞台剧、做电视剧的时候,我发觉我可能骨子里头有一种掌控欲,所以,我就开始“拳打脚踢”。归根到底,我就是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在做一次新的尝试和创作的时候,就是像把自己的生命镖给掷出去。这个“镖”为什么叫回旋镖?因为它会回来的。它回来的过程有多少时间?在它回来的时候,是不是有足够的能力把它接住?我觉得这在于自己用多少心,用多少经历去打磨。准备好自己的能力,当它飞回来的时候,一定要牢牢地把它抓在手里。

  我是一名艺术工作者,当我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总会有人拦着我说,“你不就是那个演员吗?”“你是那个谁的……?”“你叫什么来着?”我总是告诉他,“是的,我是一名演员”。我是《明末风云》里边的枭雄吴三桂,是《谁主中原》里边的多尔衮,是《江山为重》里边的李卫,这些都是我扮演过的电视剧角色。

  当然了,我还是一名导演,在很多作品中,我都会同时担任演员和导演,甚至有时候还会担任电视剧的出品人。身边的朋友经常会叫我:老白、白导、白哥哥、白总。但其实我一直都没有忘记,我最早成长起来的那个戏剧舞台,我怎么也忘不了我曾经是话剧舞台上的“梅兰芳”。

  20多年以前,我刚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的时候,时任院长余秋雨老师把我叫到了他的办公室。他对我说:“白永成,你身上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你要想办法发挥自身的创作优势,要时刻记着民族的文化才是世界的文化。”老师的话我铭记在心,我一直在寻求一个机会完成老师的这个叮嘱。

  直到有一天,我看到我尘封的书架上摆了一本书,是梅兰芳先生的《舞台生活四十年》,这让我茅塞顿开,我想这不就是最好的方式吗!京剧大师梅兰芳是我一直非常崇拜的大师,之前在做戏曲演员的时候,我就读过他的这本《舞台生活四十年》。当我又重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惊讶地发现我和大师有着相同的从艺经历。梅先生八岁学艺,十一岁登台,二十岁到上海走红。恰巧我也是八岁开始学艺,十一岁登台演出了《宝莲灯》,二十岁来到了上海戏剧学院读书。

  后来,我就想办法找到了梅先生的儿子梅绍武先生,我对先生说:“我想做一部你父亲的话剧《梅兰芳》。”先生给我写了一封长达八页的书信,鼓励我认真创作。我记得那是1994年12月12日,我们选择演出的场地就是梅兰芳先生第一次到上海登台的那个剧场——天蟾舞台,第一轮就演了十六场,座无虚席。接下来的二十多年里,我辗转全国演出,三次进京,两次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在第二版排练的时候,恩师梅葆玖先生倾情加入,口传心教、倾情指导。我记得有一场演出,我唱的是《穆桂英挂帅》里的“大炮三声如雷震”,我还没有唱完,梅葆玖老师就说:“我怎么听到了程派的味道?”老师可能当时就是这么一说,我可不能随便一听。演出完之后,我就缠着老师让他教我,一句一句,一遍一遍,直到梅葆玖老师说:“行了,梅味十足了。”

  对于人物的创作我也是几经周折,不停地打磨。我记得第一次到北京演出的时候是在梅兰芳大剧院,第二天我就看到了媒体的一篇报道,标题为《白永成的梅兰芳很爷们儿》,要知道,梅兰芳大师最大的特色就是朴实中见华贵,端庄中含俏丽,淑静中蕴情致,妩媚中显大方,而用“爷们儿”来形容我所扮演的梅兰芳,这就说明我对角色的创作还有很多的差距。接下来,我就想办法找到看过我戏的那些观众,跟他们细心地去请教打听,最重要的是我在生活中仔细地观察梅葆玖老师和他的学生胡文阁老师生活中的细节。然后,在第二次进国家大剧院演出的时候,梅葆玖老师当着所有媒体人的面说:“这是我看到的表现我父亲的最佳方式。”

  在《梅兰芳》里面我真的是得到了很多,先生教导我说:“要认认真真演戏,本本分分做人。”这更让我感受到在艺术创作中,必须要心无旁骛才能够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如果你在创作角色的时候不用心,不用真心,那你将什么也不是,什么也没有。

  我是个不安分的人,在舞台剧《梅兰芳》《周璇》《榆树下的欲望》都做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我又开始了电视剧的创作。我当时非常渴望有一个更大的舞台,希望能和更多的观众交流。打小时候记事起,我就对各种和表演有关的事物非常非常感兴趣,从8岁学艺到现在几十年如一日,尽管在现实生活中我有很多的社会角色,并且不停地在挑战自己、挑战各种各样的不可能,但是我知道最初的那个白永成一直就没有离开过。

  从舞台剧的小舞台到电影、电视剧的大舞台,我收获了很多的掌声,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但是当我回到我的家乡甘肃,回到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的时候,我发现之前的舞台都太小了。我终于意识到“到人民中去,到生活的第一线去”,那才是人生真正的大舞台。

  那是2015年,我已经49岁了。作为一名出品人,我投资拍摄过许多商业题材的电视剧、电影,也有了足够的能力给儿时满眼贫瘠的黄土地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我想把这几年西部家乡的巨大变化通过镜头展现给大家,于是我决定要把创作重点放在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上。电视剧《苦乐村官》和《一个都不能少》就这样应运而生,这两部电视剧都是用朴素的语言和真挚的情感,来讲述乡村振兴和乡村致富的感人故事。我就是要用我的镜头让世界看到中国农民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状态,而是智能生活进入了千家万户、来到了田间地头的全新时代。

  从一个舞台进步到一个更大的舞台,这是许多人的梦想,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也是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最大的梦想。我想起儿时老师对我说的话:“有坚守,不抽离;有自己,不虚妄。”在每一个脚踏实地的瞬间,在用力掷出人生回旋镖的那一刻,我知道当它飞回来的时候,我一定要牢牢地抓住它。感恩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感恩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我想这才是人生最大的舞台。

01002005055000000000000001110000121088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