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1 05/ 03 14:48:36
来源:新华社

新华全媒+|《宣言》下的青春

字体:

  百年前,在“外国语学社”门牌的掩护下,一批进步青年快速成长,投身党的早期工作。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所在地与毗邻的《新青年》编辑部旧址相呼应,共同传承了百年五四精神的火种。

  如今,信仰的接力棒已传到新一代青年手中。高校师生们将党史课堂搬进外国语学社,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创作、演绎实景剧《渔阳薪火》,用多语种诵读《共产党宣言》。

  红色封面的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由陈望道翻译,于1920年发行,目前全国仅有12本。

  上海社科院于2020年在馆藏图书中发现这本《共产党宣言》,该藏本于20世纪50年代被收入上海社科院图书馆。

  33岁的古籍修复师成雯吉是这本《共产党宣言》的保管员,她热爱文物鉴定与古籍修复。 “作为一名党员,在发现图书馆有这本《共产党宣言》时,我非常激动,马上将其存放入无酸卡纸保护盒内,进行妥善保存。”

  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经修缮后设立《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复旦大学成立了“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从事展示馆的讲解工作,队员由复旦大学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党员组成。

  100年前,13位平均年龄28岁的年轻人在上海的石库门酝酿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100年后的今天,青年们在《共产党宣言》精神的激励下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斗。

  记者:潘旭、许晓青、孙青、岑志连、郭敬丹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纠错】 【责任编辑:赵阳 】
010020050550000000000000011100001211139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