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北京外国语大学成立公共外交研究中心,这是国内首家专门的校级公共外交研究机构。它的成立将推动我国的公共外交研究,为政府公共外交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为公众的公共外交参与提供活动的平台。 [详细] |
受访学者在媒体中提到“中国到了需要来树立国家形象的阶段”,“争夺国际话语权”,还有“中国国家公关时代已经来临”的时候,往往将之局限在一种“软实力”建设的讨论基础上,但国家形象的内涵和信号意义也包含它在其它领域的作为。 [详细] |
长期以来,中国的软实力和话语权优势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其实,中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有成功的经济崛起实践,有与世界打交道的上千年历史经验,中国完全可以在国际社会中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详细] |
|
公众外交,从本质上讲,既不是卑躬屈膝,也不是认输服软;它是为一个国家最大限度提升“软实力”,并最终为实现各项战略利益而服务的。“软实力”虽然依托于经济、军事等硬实力而存在,但两者并不一定共同进退,根本原因在于,这两种实力的争夺,遵循着不同的游戏规则,面对着不同的目标,采取着不同的战略战术。相比而言,一个国家对公众外交和国家形象的投入,是最惠而不费、效果也最久远的投入。
|
|
|
|
|
扩展阅读 |
|
|
话中音 |
|
|
互动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