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李保东 编辑:刘莉
   当美国人都在为感恩节而奔波忙碌时,一种新的矛盾却不免涌上他们的心头。如何看待忠于职守的机场安检人员?是应该为这些节假日仍坚守岗位确保安全的职员叫好;抑或是应该审视新安检措施的“邪恶”和令人倒胃口的搜身过程。争辩的核心似乎已触及到美国人灵魂的冲动和对国家权威间的关系。 …[详细]
      机场安检与美国人的“灵魂”
   在美国,人们对保卫这片土地的武装力量几乎都抱有一种浓浓的爱国情怀;但与之相伴的是,美国人对政府权力扩张可能引发个人权利受损却也持有根深蒂固的怀疑。与欧洲不同,大多数美国人对联邦中央政府保有相对健康的怀疑精神。在极端情况下,这种怀疑也可以发展为政府的“阴谋论”。因此,当乘客感受到机场安检扫描的变化时,一种不适和怀疑便随之而来。不是所有针对新的安检程序的乘客都持有同样的理由。这当然会涉及到隐私问题,乘客无需向机场安检人员展现我们身体的任何一处隐私。美国宪法第四修正案保障美国人免受不合理的搜查行为。但宪法的起草者可能没有预料到恐怖主义对航空安全的威胁,无论如何,宪法精神和权利是美国自由意志的基石。批评者认为所有机场的安检仪不过是一种“剧场安全”。 …[详细]
   新的安检条例规定,没有配置身体扫描机的机场,或者不愿意接受及其检查的旅客,安检人员可以用手掌和手指检查对方身体,包括胸部、臀部等所有敏感部位,老人、病人、以及12岁以上的孩子都不能例外。“这不仅让我觉得自己像罪犯,还感觉被侵犯了”,吉里奥蒂事后愤怒的对媒体抱怨。 …[详细]
      美国患上反恐后遗症?
   美国交通安全管理局认为人体扫描不仅安全而且必要。交通安全管理局一位发言人说,在塑胶炸弹泛滥的时代,使用金属探测器是不够的,新型人体扫描仪是手头最好的选择。扫描仪能透过乘客的衣物拍摄数码照片,让操作人员发现违禁物品。拒绝被扫描的乘客要接受搜身,以达到同样效果。乘客们认为搜身检查或许比扫描更彻底,不过较以前的安检方式更加有侵略性、更让人有被羞辱的感觉。 …[详细]
   英国广播公司报道,脱下鞋子、掏出笔记本电脑,这类的机场安检是否真有必要?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马汀·布莱顿称,这“纯属多余”。报道称,脱下鞋子,解下皮带,掏出电脑笔记本、拧开瓶装水……长长的安检队伍排下来,乘客都感到筋疲力尽。进出英国希思罗机场的旅客恐怕都体验过不胜其烦的安检。 …[详细]
      过度反应令美国陷入反恐泥潭
   2001年9月11日的袭击远比本·拉丹原本预料的要成功。这不仅是因为这次袭击造成了近3000人死亡,也不仅仅因为遭受袭击的是美国金融及军事力量的核心区域。这些不过是诱饵,美国一时还跳不出圈套。任何有组织的恐怖袭击的目标都是要让远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做出过度反应。9年来,美国已经误入9·11陷阱,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过度反应。 …[详细]
   9年前,9月11日,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灾难的一天。但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纽约世贸大厦的倒下只是一场漫长灾难的开始。9年后的这一天,美国各地都举办了“9·11事件”的纪念活动。这个时候,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清楚,9年前开始的灾难仍未结束。这场由恐怖袭击而起的灾难逐渐演化为“反恐战争”的灾难,灾难的发生地从美国本土转向阿富汗、伊拉克。9年中,美国大兵的鲜血每一天都在流,战争中的阵亡人数已经远超当年在恐怖袭击中的遇袭身亡人数。付出的代价之巨大与反恐成效之微小形成强烈反差,当年发动袭击的元凶本·拉登仍未落网,而伊拉克满目疮痍,阿富汗战火犹酣。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美国反恐战争为何“越反越恐”?
· 古巴称美国患上“反恐偏执狂症”
美航空安检让乘客感觉"像被强奸"
美国反恐战争陷入“越反越恐”尴尬
话中音
  过分的机场安检是美国人要求的结果。没有必要每次美国人提出什么要求,我们就言听计从。
英国航空公司董事长马汀·布莱顿
  现在的安检规定的确在不断累积。现在是应重新考虑,哪些是保障安全所必需的措施。
英国机场经营商BAA的总裁马修斯
  他们(科学家)说风险微小,但从统计学上看,有些人可能因接受X射线患上皮肤癌。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迈克·洛夫博士
   “越反越恐”的矛盾现象早已招致美国民众的不满和反思,有美国专栏作家不无激愤地写道,美国不能仅仅是“美利坚反恐合众国”,美国是“生于7月4日的国家,而不是9月11日”。在“血与火”的恐怖主义表现形式背后,是“心与脑”的巨大鸿沟。这一鸿沟的背后又有着深刻的历史、宗教、文化、政治和经济等多种因素。
网友互动 点击进入论坛讨论  欢迎网友提供热点话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往期话题
高校自主招生“大戏”如何演?
“撞伤之后刺8刀”的警示
房价下跌 真忽悠假唱衰?
政府网站岂能“强制满意”?
干部挂职美国,行还是不行?
新安检触及美"灵魂" 安全自由孰重?
农产品价格能否终止“疯狂”
公车改革何日重启?
“无车位,不上牌”是有益尝试
保障房亟需更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