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荣誉出品
总策划:周锡生 本期策划:李保东 编辑:刘小军
  一个覆盖大湄公河流域3亿人口的铁路网将在2020年建成。三条商议中的高速铁路,加上连接中越高速铁路,以及在泰国境内建设的数条高速铁路,构成一个区域高铁网络,中国与东盟将从交通运输上联为一体。湄公河铁路网规划令十多年前提出的从昆明至新加坡、打通中国西南与中南半岛陆上交通的“泛亚铁路”设想重新升温。 …[详细]
      高铁将重新书写中国经济版图
  随着高铁的发展,中国城市经济带的效应将显著增强,其中包括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继长三角、珠三角的“一小时生活圈”后,全中国的“一日生活圈”也在悄然成型。 据了解,郑州至西安的高铁在12月初试车,车程二小时;哈尔滨到大连、北京至石家庄、石家庄至武汉、上海至南京、南京至杭州、杭州至温州、天津至秦皇岛、上海至杭州等多条高铁的通车日期,也都在2011至2012年之间。此外,总投资2209.4亿元人民币的京沪高铁创造了数以10万计的就业机会,11. 4万多人因高铁找到工作。 …[详细]
  感慨于“中国速度”,美国总统奥巴马曾经在国情咨文中表示:“我们没有理由让欧洲和中国拥有最快的铁路。”高速铁路发展真正让中国人感到自豪,就连美国、俄罗斯等科技强国都想跟中国进行技术合作。中国虽然是出口大国,但多数情况下中国是买产品,对于高铁,中国卖的却是技术。高铁已经成为中国最亮丽的名片。中国站在世界高速铁路发展的新起点上。 …[详细]
      中国将修泛亚高速铁路直通新加坡
  无论是中缅铁路还是中老泰铁路,都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网”的一部分。根据昆明铁路局的资料,狭义的泛亚铁路分为东线、中线、西线:三条线均从昆明出发,东线经河口穿过越南,中线经磨憨穿过老挝,西线经瑞丽穿过缅甸,最终到达新加坡。这三条线路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均纳入了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随着东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东盟的战略地位日益重要,尽管中国加入了东盟自由贸易区,但这只是解决了人为的贸易壁垒问题,双方之间天然的“自然壁垒”,必须通过类似泛亚铁路这样的基础设施建设来解决。 …[详细]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中国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与日剧增,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将为自贸区各方间的进出口贸易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中国广西、云南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窗口,具有把中国发达铁路网与泛亚铁路连通的地域优势,两地正积极推动泛亚铁路建设。几年后南宁至越南河内的国际快速铁路将成为现实,穿越中国和东盟多国的“南宁—新加坡经济走廊”将因为铁路而兴起。 …[详细]
      高铁“走出去”:世界的召唤与中国的期待
  随着资源环境约束在全球范围内的日益严格,以“低碳、节约”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世界各国都将“低碳、节约”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在这一背景下,全球高速铁路发展迎来了第三次浪潮,无论是日本、法国、德国、西班牙等传统的高速铁路发展强国,还是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高速铁路“新兴成员”都对高速铁路反映出浓厚兴趣,并提出了规模庞大的高速铁路建设发展远景设想。高速铁路在世界范围的蓬勃发展为我国高速铁路“走出去”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也为我国高速铁路“走出去”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详细]
  中国高铁的“走出去”,已不是传统低端层面的劳务输出、初级产品输出、半成品输出以及“贴牌”成品的输出,而是真正高端领域的全面合作。中国高铁“走出去”,已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需要,而是更能为世界铁路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和活力,是推进世界铁路发展与进步、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更短时间内享受到高速铁路优质服务的客观要求。 …[详细]
投票与调查
扩展阅读
· 诺奖得主呼吁美学习中国投资高铁
· 美媒:中国"铁路外交"今年风头正劲
时速486.1公里!中国再度演绎“高铁奇迹”
通用电气与中国南车拟建合资公司
话中音
  中国的高铁技术非常先进,与他在其他国家乘坐过的高铁相比,中国高铁‘最为优质’。
泰国副总理素贴
  中国政府已与周边国家就高铁项目成立联合工作组,具体建设方案不久后将公布。
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
  没有理由只让欧洲或中国拥有最快的列车。
奥巴马
  “泛亚铁路”的意义不言而喻,这条大通道纵贯中南半岛,建成后将成为一条重要的国际通道,将有利于加强东南亚各国的物资交流,加快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并可加强中国西南部各省市与东南亚的联系,成为一条便捷的“黄金走廊”,实现中国西南与东盟两大市场的对接。东盟跨境高速铁路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的推进,将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和推动本地区各国之间经济贸易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网友互动 点击进入论坛讨论  欢迎网友提供热点话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查看评论
往期话题
“最贵螺帽”折射收费乱象
房产税能成遏制房价的"救命稻草"吗
收取拥堵费:"公私分明"还是一视同仁?
化学火锅现 食品安全愁
泛亚高铁给中国和东盟带来了什么
新政之下 地产央企何去何从
首都如何不成“首堵”
高价地再现 房企“不差钱”?
“傍傍族”为何盛行?
矿难后干部怎能自我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