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老号”的发射成功无疑鼓舞了韩国加快开发宇宙空间的的信心。射星成功后,韩国媒体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从各个角度解释射星成功的意义,披露韩国今后开发宇宙太空的计划和美好前景。据报道,韩国原计划在2021年发射“韩国型火箭”,也就是要自主研发运载火箭的核心部分一级火箭,实现完全的技术独立,并实现发射三级火箭的目标。此次罗老号发射成功后,韩国表示要提前两至三年完成这一计划。与此同时,韩国教育科技部不久前还发表了2017年发射绕月轨道飞行器,在2020年实现登月计划,展示出雄心勃勃的气势。
韩国的太空开发起步较晚。不过,这并不妨碍韩国急起直追的勇气。这与韩国人生性不甘落后有关,也与韩国看到了航天技术能为韩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增长动力有关。据韩国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一份有关韩国宇宙开发的报告显示,“罗老”号发射成功将为韩国各相关产业带来约1.76万亿至2.34万亿韩元的经济效益。同时,航天技术的发展还可以极大提高韩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提升国内民众的民族自豪感。韩国人往往会发挥“后发优势”,过去在核电站、钢铁、造船、电子等领域就是如此,如今,韩国看来也要在航天领域如法炮制。以此次射星成功为契机,韩国对今后跻身于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信心大增。
当然,朝鲜致力于发展宇宙太空技术也是激发韩国奋起直追的一个动力。朝鲜在去年12月射星成功后,韩国虽然不承认是卫星,但是承认在运载火箭技术方面落后了5至7年。这是韩国决不甘心的。自朝鲜半岛分裂以来,韩朝关系史就是一部对抗、竞争史。韩国媒体说,“在南北对峙的情况下,韩国必须在火箭运载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才能在南北对抗战中,特别是在心理威慑上占据优势地位”。竞争产生动力,这是韩朝对抗的一个副产品。
但是,过分地解读韩国成功射星在韩朝对抗中的作用似乎并无必要。韩国射星成功,并计划实现火箭技术的独立和发射更多卫星,固然包含着军事要素,但是经济因素占据更大的分量。如同朝鲜坚称自己的射星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一样,韩国也把射星称为迈向宇航大国的一步。在当前韩朝关系紧绷的情况下,过多解读军事因素而不提经济因素,很可能起到推动半岛局势进一步加剧的效果。尽管这并非本意。(新华社世界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高浩荣)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