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计划就是不需要计划”
推翻政权仅用了21天,在之后数年里形成了一种迷思:起初出兵取得了惊人胜利,是速度和勇气的胜利,只是因为占领期间的错误而抹上了污点。事实上,伊拉克悲剧的根源在最初那3周里就已显而易见,类似迪亚拉河大桥冲突那样的事件将对美国人造成长期的心理影响。
有个字眼与出兵伊拉克紧密联系在了一起,那就是“震慑”。这种说法是五角大楼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形成的,目的是让敌军彻底丧失士气并陷入混乱,从而失去抵抗的意愿。
对于迪亚拉河大桥附近的平民来说,4月那天上午遭受的袭击肯定有“震慑”的感觉。但事实上,美国人(至少在开始阶段)根本无意按照人们普遍理解的方式来展开“威慑”。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想要设法快速而有效地施展美国的影响力。但是,与此相联系的是一种危险的误解,也就是认为出兵占领伊拉克易如反掌。五角大楼的许多人坚信,只要美军进入伊拉克,就会引发起义或政变,美军将受到大批兴高采烈的民众的欢迎。
在英国,蒂姆·克罗斯少将负责与美国对伊战争战后计划办公室的联络工作。他在出兵几个月前抵达华盛顿,惊骇地发现该办公室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他后来说:“关于战后伊拉克的主要计划就是我们不需要计划,伊拉克会自行解决所有问题。”
3月20日黎明时分,联军士兵进入伊拉克。他们很快就发现,没有军队变节,也没有爆发起义。在12年前的第一次海湾战争期间,老布什总统呼吁伊拉克人推翻政府。随后,当起义有可能导致巴格达出现获得伊朗支持的什叶派政府时,美国就背弃了起义者。在随后的野蛮镇压中,大批伊拉克人遭到杀害,而美国人完全没有意识到由此产生的憎恨和愤世嫉俗的情绪。这一次,除非大家确信萨达姆已经完蛋,否则不会有人率先出头。
相反,英军和美军在巴士拉和纳西里耶遭遇了抵抗。在战争爆发的第4天,有29名美军在几小时内阵亡。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