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专家:"政治与经济并重"凸显中国对东盟关系新思路
2013-10-15 15:08:39 来源: 新华国际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10月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出席第16次中国-东盟(10+1)领导人会议。 新华社记者刘建生摄

    新华网:在此次的中国-东盟(10+1)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了“2+7合作框架”,从七大领域为双方今后十年的合作描绘了蓝图。那么在这七大领域中,“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对双方民众来说最为亮眼,它能为双方民众带来哪里实实在在的好处?

    苏浩:这个好处是非常直接的。过去十年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为双方贸易迅速扩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框架。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额是非常大的。十年来,中国已成为东盟最大贸易伙伴,东盟则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2012年,双方贸易额达到4000多亿美元。这种贸易是一种互惠贸易,是优势互补的贸易结构,给双方都带来了价廉物美的商品。这种利益是非常直接的。

    那么,自贸区的分化在未来十年,就要向着产业分工的方向去深化。也就是说,中国和东盟将通过互联互通的方式、基础建设的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式,使得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在生产领域,通过贸易的方式把他们连接起来。这样使得东盟国家内部的经济得到提升。当然,中国也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的方式使得产业结构得到优化。所以未来中国-东盟向质的方向优化,最突出的一点在于,我们可以形成一种产业上的连接,让中国与东盟真正形成一条产业链,即东亚的产业链,使双方的经济能够真正深入地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得双方经济都得到提升。这一点对于东亚整体的发展都创造了扎实的基础。

    新华网:在中国-东盟(10+1)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建议扩大双边本币互换的规模和范围,扩大跨境贸易本币结算试点,如果取得了成果,这是否将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一个里程碑?

    苏浩:是的。因为中国在融入世界经济进程里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金融上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这当中,人民币国际化是我们最大的一个目标。人民币走向国际,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与周边国家金融关系问题。在过去,中国与东盟国家在金融关系上的密切往来日益加强,但更多的还是自然的货币流通,自然的金融往来,还没有到达货币融合的程度。

    首先在应对外来风险方面。这次,李克强总理在10+1峰会上提出了在金融上要把中国与东盟关系得到深化,突出提出了要扩大了双边货币互换规模。下一步中国与东盟确实有必要确立货币互换的机制,它的功能在于应对和防范金融风险。近年来,一些东南亚国家在金融方面再次出现了一些问题。就像在1996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一样,由于一些西方国家的货币转移,确实给东南亚国家造成了很大的阴影。这充分体现出货币互换的必要性。

    第二点是人民币作为贸易结算。这是内在的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货币功能的连接。现如今,中国与东盟国家在贸易上的往来越来越频繁,中国成为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东盟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金融关系非常密切。中国在东盟的投资也在加强。虽然现在双方贸易还在以美元结算,但是美元存在着风险,美元的币值也不太稳定。而人民币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甚至在国际货币体系中还在增值。所以东盟国家以人民币来结算的方式更加有利于他们规避风险,有利于维系当地的金融稳定,同时也保证金融关系更频繁的交往。所以中国已经和一些国家进行人民币交易,未来这一方式还在扩展。如果持续这样,人民币将成为国际型的货币,可以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一个非常扎实的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1
【纠错】 责任编辑: 周楚卿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雨后西湖晴归来
雨后西湖晴归来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24101177267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