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规模入侵中国主要电信公司
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26日发表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指出,据斯诺登爆料:美国政府正大规模入侵中国的主要电信公司,以获取数以百万计短信内容。
该纪录援引《南华早报》报道称,斯诺登表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无所不用其极,利用非法侵入中国主要电信公司等手段,窃取用户的手机数据。”
该纪录显示,美国《华盛顿邮报》依据斯诺登提供的多份机密文件爆料说,在2012年5月之前的一年间,美国国安局未经授权收集、存储、获取或分发受法律保护的通信信息多达2776次。其中2012年第一季度的非法操作次数增加尤其明显。报告说,原因可能在于2012年农历春节期间美国国安局非法监听访美的中国公民大量通话信息。
该纪录还援引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国家安全局曾与加密技术公司美国安全服务商RSA达成了1000万美元的协议,联合在加密算法中加入漏洞后门,旨在削弱软件加密标准,辅助相关机构RSA开展大规模监控程序。RSA的中国客户包括三大电信运营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以及电信设备商华为和家电制造商海尔等。(记者史竞男、白阳)
网络游戏、聊天软件成为美国获取情报的渠道
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26日发表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指出,美国针对中国的监控无孔不入,连网络游戏和聊天软件都成为了美国获取情报的渠道。
该纪录援引英国《卫报》和《纽约时报》公布的文件称,美英两国的情报人员假扮“玩家”,曾渗透入网络游戏《魔兽世界》《第二生命》中,收集真正电脑游戏玩家的纪录,监视游戏玩家。而实际上,这两款游戏的中国玩家最多。
此外,据媒体报道,斯诺登披露了一批机密文件,这些文件显示,腾讯聊天软件QQ和中国移动的移动即时通讯应用飞信竟然也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视范围之内。(记者史竞男、白阳)
美国在全球范围广泛从事秘密监听 包括各国政要
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26日发表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指出,美国在全球范围广泛从事秘密监听,包括各国政要。
该纪录援引2013年底英国《卫报》的报道称,包含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德国总理默克尔、巴西总统罗塞夫等多达35国领导人都出现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名单上。
该纪录显示,德国《明镜》周刊今年3月29日援引斯诺登提供的文件披露,美国国家安全局2009年针对122名外国领导人实施监控,并建有一个专门存放外国领导人信息的数据库,其中关于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报告就有300份。据德国“明镜在线”报道,联合国总部、欧盟常驻联合国代表团都在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范围之内,监听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商业等领域。
该纪录还称,斯诺登提供给英国《卫报》的一份文件显示,美方设于英国北约克郡一处情报分支机构在2009年的20国集团峰会上监听俄罗斯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与国内的卫星通话。这次监听的时间是梅德韦杰夫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后数小时,两人在会谈中刚刚就建立互信达成共识。(记者史竞男、左元峰)
美国制定网络攻击目标名单 意在“先发制人”
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26日发表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指出,为实现其安全目标,美国情报机构专门制定了网络攻击目标名单。
行动纪录称,2012年10月,奥巴马签署一项名为《美国网络作战政策》的总统指令,要求美国国家安全和情报官员制定一份美国可以进行网络攻击的目标名单。指令规定,为实现美国在全世界的国家安全目标,美国可以动用独特的和非常规的武力,在事先不进行任何警告的情况下发动攻击。
行动纪录援引荷兰《新鹿特丹商报》的报道称,斯诺登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从30多个国家的合作伙伴处获取数据;另外,由美国国家安全局和中央情报局在黑色预算支持下开展了以80多个区域为基础的专门收集服务行动;不仅如此,美国国家安全局下属的获取特定情报行动办公室已在全球超过5万台计算机中植入了窃取敏感信息的恶意软件,主要目标为中国、俄罗斯、巴西、埃及、印度、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及东欧部分地区;美国还通过拦截英国、挪威、日本等国的卫星数据,进行外国卫星情报收集。(记者白阳、史竞男)
美国情报机构、政府和私营企业在情报监控上“无缝合作”
互联网新闻研究中心26日发表的《美国全球监听行动纪录》指出,美国在秘密监听上不择手段,情报机构、政府和私营企业间进行了“无缝合作”。
行动纪录称,美国情报机构设立的与互联网监控直接相关的项目近十个,涵盖互联网、电信网,不仅有语音电话,也包括各种互联网信息。
行动纪录援引《华盛顿邮报》2013年8月30日的报道指出,2013年美国情报预算高达526亿美元,其中网络行动预算占43亿美元,约占8%。自2007年9月11日开始从微软搜集信息,直到2012年10月开始从苹果搜集信息,美国情报机构与私营机构尤其是主要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的监控合作迄今已持续6年多。
行动纪录还指出,美国利用强大的大数据处理和运用能力大幅提升监控范围和深度。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一种名为“无边界情报员”系统,该系统以30天为周期,可从全球网络系统中接收到970亿条信息,再通过比对信用卡或通讯纪录等方式,几近真实地还原个人的实时状况。(记者白阳、左元峰)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