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15时,专家学者谈中英关系新发展。中国政府网 郭小天 摄
新华网北京6月18日电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正在英国进行正式访问。昨天,李克强会见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中英总理年度会晤。中国政府网18日就此邀请中国前驻英国大使马振岗,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冯仲平谈中英关系新发展。冯仲平认为,中英文化交流方面,中国绝不是弱的力量,是很强的力量。
[主持人]我们再说点软生意,中英双方的文化往来,比如去年卡梅伦首相给人印象很深的就是被中国网友提问说福尔摩斯第三季什么时候能够出来,双方在这方面更多的融合会给双方未来发展带来什么?
[马振岗]中国和英国这两个文明都是世界著名的,我们中国老讲我们有不中断的五千年文化传统。英国这个国家虽然相对来说历史比较短,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丰富的文化资产,这些方面都可以做很好的交流。拿一样来讲,比如教育,这次两国在联合公报里提到要增进教育问题。英国大概有100多所高等学校,数量远没有中国多,但是其中几十所都是世界著名的学校。包括剑桥、牛津、爱丁堡大学等世界上拔尖的,有些在世界上处于中上游的大学,这就吸引了很多中国学生去。我1997年到英国去时,当时经常讲英国有7000中国学子,就是当时在英国留学人员有7000多人。到2002年离开英国时已经达到了5万多人。现在是13万。李总理这次说了,要在今后五年增派一万名公派留学生。
[主持人]我们怎么看待这个数字?是大还是小?
[马振岗]这不包括私人去留学的,而现在大量是私人的,不是公派的,公派本身这个数字是非常大的,因为这些年我们公派留学生相对减少,大部分都是个人家庭支持去的。不仅涉及到大学,包括中学,我很看中这一点。卡梅伦也讲了,到2020年,他要派8万英国学生到中国来学习。这不仅是一个互相学习,很重要是文化交流、促进两国人民交流的一件事情,就是增进相互了解,一个学生在那边,家长、周围都可以进一步增进了解很多东西。英国其他方面,比如艺术,比如芭蕾舞,以及文学,英国有很多著名的作家和戏剧家,包括音乐。都说英国人保守,但是英国人在音乐上绝对不保守。如果把中西文化加强交流,这可以造福两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也促进相互了解。再转过来,促进两国关系。
[冯仲平]提到文化的事情,我觉得英国人过去看我们很落后,不仅是文化方面,经济上也很落后,别的方面也觉得落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现在他对你的经济成就已经看清楚了,没有来到中国的人也看电视,知道中国的经济,也在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稍微有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中国的经济。但是对于文化中国,未必都知道。我们现在中国能够让西方平等和我合作,能够尊重我,相互尊重的开展合作,不管是什么合作,要有这么一个前提的话,我们和西方不仅要加强经济上的合作,不仅展现在国外的经济中国,还要把我们文化的东西,我们文明、文化的东西要展示出来,这就是双方加强文化交流特别重要的。
我在想,为什么今年3月份习主席访问欧洲时提到中欧是两大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中欧是促进共同繁荣的两大市场,最后一句话是中欧是促进人类进步的两大文明。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和欧洲人在文化方面是非常有力量的一支伙伴,在这方面我们过去讲的不多、说的不多,也得不到西方的尊重。这次李总理强调了在经济合作的同时,没有政治上的互信,没有文化上的相互了解,经济的合作也是收到困扰的。但是更多的我们希望相互尊重,在相互尊重中不仅尊重我们的制造能力,可以说全球是独一无二的,那我们文化的力量,也可以说是软力量,能不能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所以我们提出要和中欧搞文明伙伴,提出要和中英搞文化交流,在这方面中国绝不是弱的力量,我们也是很强的力量,只不过我们没有把这些东西好好的自己总结推介出去。
所以这次不仅要加强双方留学生的交流。2015年要搞中英文化年,上半年是在中国搞英国文化季,下半年转到英国去,搞中国文化季。我相信这些活动,加上留学生的交流,特别是公派留学生,他和自己父母亲掏钱出去还不一样,政府引导你去,这个确实会加强两个国家的交流。我们在英国做这一点的意义是什么?英国在世界话语权和舆论场方面,它还是顶尖的。全世界的人都要看BBC,他自己也引以为傲,它那个地方发出什么声音,在世界影响太大了。我们要让英国理解、尊重我们中国的文化,其实对中国不仅有意义,不仅局限在中英之间,而且在全世界。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