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正文
三亚穆斯林古墓:铭刻海上丝路的厚重历史
2014-06-30 19:08:37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新华网
微博
Qzone
评论
图集

    新华网海口6月30日电(记者张钟凯 夏冠男 朱东阳)在三亚海棠湾,五星级酒店林立海边,演绎着这一国际滨海度假旅游城市的现代一面。而在相隔不远的陵水湾一片林地里,深藏着数十座穆斯林古墓,它们面朝大海,见证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藤桥墓群”位于海棠湾镇东溪村东三公里处的一片林地,2006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拨开密实的树枝,低矮的珊瑚石墓碑在各处散落,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形制,墓碑上隐约能看到阿拉伯碑文,石碑前还残留着民众祈祷时留下的祭品。

  “在一些穆斯林看来,这里安葬的是他们的祖先,曾沿着海上丝绸之路经商路过,后来留在了这里。”海棠湾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李万豪告诉记者。

  经考证,这40多座古墓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横跨唐、宋、元三代,是当时穆斯林商人的墓葬群,也是一处迄今为止在中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徒墓地。

  在唐代,作为中国和海外香料和丝绸海上运输的需经之地,海南岛南端漫长的海岸线就已经有穆斯林的活动。当时穆斯林商人从波斯、阿拉伯地区经海道进入中国广州和泉州等地,陵水湾正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物品补给站,他们经常在此休息甚至定居,有些在航海中去世的穆斯林商人也安葬在附近。到宋朝和元朝时期,陆续又有东南亚的穆斯林迁移到三亚。

  藤桥古墓群现在已经成为三亚穆斯林及从三亚迁出海外的穆斯林寻根问祖和考察的重要基地和文化交流窗口。三亚市伊斯兰教协会会长哈少林表示,近几年来,约有4万人次穆斯林专门到藤桥古墓群祈祷,其中不乏在国内经商的伊拉克、苏丹、伊朗等国的穆斯林。

  李万豪说,藤桥墓群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研价值,通过大量可靠的实物证据,不仅能更好研究和了解古代海南的伊斯兰文化和早期的穆斯林状况,而且对研究中国南方沿海地区的回族历史及古代三亚的商贸史等都有重要的意义。

  藤桥古墓群见证了昔日海上丝绸之路的繁华,寄托了穆斯林的宗教感情。三亚回族的族源与古时来此的穆斯林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三亚市凤凰镇保留有回辉、回新两个回族村,大约有1万人。这里的回族与中国国其他地区的回族在语言上有着明显差异。哈少林说,几百年来,三亚回族穆斯林一直与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穆斯林有着密切的联系,“很多回民都有亲戚在马来西亚,现在我们的一些方言跟马来语有着很深的渊源”。

  如今双边民间交往也越来越多。在回辉、回新两个村,仍有20多名穆斯林在海外的沙特、阿联酋、伊朗、约旦、马来西亚等国的宗教学院学习,希望能够取得阿訇资格。

  回辉村的甫才霞将大女儿送到马来西亚的大学读书,她开办了一家做穆斯林头巾及民族服饰的加工厂,从马来西亚进口原材料,在三亚加工,销往岛内岛外,一年大约80万元的交易额。

  “其实从经济意义上来讲这个生意赚钱不多,但是能增进了双边的文化和情感交流。我还是会坚持做下去,也算是对祖先漂洋过海闯海上丝绸之路精神的传承。”甫才霞说。

+1
【纠错】 责任编辑: 孙扬
新闻评论
加载更多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济南:大熊猫园内散步尽享美好春天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长兴花香浮动 正是踏青好时节
雨后西湖晴归来
雨后西湖晴归来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新疆塔里木:棉花播种忙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1388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