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记者 卢鉴)应巴西联邦共和国总统罗塞夫邀请,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15日至16日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在新一场会晤即将开启之际,有关此次峰会将成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设立应急储备基金的消息不胫而走,不仅迅速成为相关业内专业人士密切关注的重点,而且也成为广大市井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此次峰会究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亮点?本网记者就此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主任黄薇女士进行了采访,请她给广大网友做些解读。
新华网:习主席7月15至16日出席在巴西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请问您认为本次峰会有哪些特色和亮点?
黄薇:本次峰会是金砖国家领导人的第六次会晤。习主席即将访问拉美四国,与拉美国家领导人接触,促进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向拉美国家辐射,这是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从2009年6月“金砖四国”领导人第一次会晤,到今天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五次会晤是一个周期,而第六次则是新一轮的开端。在这一合作机制走过第一轮迎来第二轮首届峰会之际,金砖各国已走出了初创阶段的化解分歧磨合期,走向实质性的机制建设合作阶段。金砖国家迈开实质性合作努力的其中一步棋就是今年将开始着手建设的“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和“金砖国家应急储备基金”,这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致力于金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属于可持续的、长期风险防御机制;后者则是短期内用于应对金融危机应急机制,它相当于一张防御金融危机的安全网。它们都是本届峰会值得关注的亮点。
此外,此次峰会或将会就“金砖智库理事会”新的拓展与建设进行磋商。这是这次峰会值得关注的又一焦点。
新华网:您说及各国为防御金融危机而打造“应急储备基金”这一金融安全网,请问它到底是怎么发挥作用的?其重要意义何在?
黄薇:这是金砖国国家为共同应对和规避金融风险的一项积极举措,这一货币合作机制的建立,对于金砖国家在当前国际金融秩序条件下加强经济自主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知道美国次贷危机一个原因是人们对美国货币美元的信心不足,有鉴于此,“应急储备基金”发挥了一个相当于区域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它的设立将有助于缓解金砖国家间短期资金流动压力,增强了各成员国的货币信心。它在现有的货币体系下,能够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安第斯储备基金等货币组织起到一定的补充机制的作用,虽然职能上会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存在一些重叠。
基于当前国际秩序下以美元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这一基金在中短期无法摆脱美元的主宰地位,会遇到一些明显的困难。随着国际货币体系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人民币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也将不断提升,以后在金砖国家内部发展以各成员国本币的“应急储备基金”结算将是水到渠成、理所当然的事。
新华网:这一区域性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势必对现有的国际金融秩序产生一定的影响,而少数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并不乐见这一变化,它们开始唱衰“金砖”。您怎么看待这一问题?
黄薇:我们要看到,一方面,虽然近期有一些关于金砖国家经济增速放缓的现象,而西方国家经历金融危机后,经济现已呈企稳复苏迹象,但仍处于恢复状态。另一方面,我们对金砖国家经济的总体增强潜力依然乐观。众所周知,近几年来,金砖国家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几乎都是西方国家的2倍,其中包括增速放缓的这两年。况且,金砖国家经济增速的放缓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发达国家经济不景气对外贸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就拿我们国家来说,中国是一个外向型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中约40%依赖国际贸易进出口,当西方国家经济不景气的时候,自然对我国的外贸产生巨大冲击,我国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外部环境的负面影响。“金砖”不是在“衰”,从“金砖四国”到“金砖国家”,成员国在扩容,而影响力也越来越强大……
随着习主席即将对拉美四国的访问,今年金砖国家的影响力将随之辐射到拉美各国。我们以前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摸着石头过河”等成功经验已为一些金砖国家、拉美国家普遍接受并模仿,在这一“中国模式”的示范性带动促进作用下,金砖国家内部机制建设也进行了渐进式改良并日臻完善,而中国充分发挥协调各国立场,但又并非只有中国一个声音独大,而是各家争鸣,这让金砖各国积极主动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更容易达成广泛共识,免受西方国家“衰”论的挑拨离间。比如“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的提议是2012年3月印度、巴西所首倡,中国则从中发挥了极为关键的积极协调作用,便是其中最好的例证之一。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