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世纪以来,许多拉美国家在缩小贫富差距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巴西、阿根廷、智利、秘鲁等国在过去十几年中,反映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都呈明显下降趋势。
阿根廷是过去10年中贫富差距缩小最明显的国家之一。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世界发展指标》,2001年阿根廷的基尼系数高达0.53,2010年已降至0.44。数据同时显示,同期,阿根廷10%最低收入人口占国民总收入的比率由0.67%上升到1.46%;10%收入最高的人口占国民总收入的比率从40%降至32%。巴西的基尼系数则从2001年极高的0.60逐年下降到2010年的0.53。
阿根廷等国在降低基尼系数上取得的成绩,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提高了国民整体富裕水平,二是政府采取了向中下阶层倾斜的福利政策。在经济发展方面,拉美国家受益于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涨价,在过去十几年中经济增长迅速。阿根廷以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2002年的8175美元增长到2013年的18749美元;巴西则从7575美元增长到12221美元。经济总量的增长,给政府推行向中下阶层倾斜的福利政策提供了物质支撑。自2003年至今的11年里,阿根廷正义党领导人基什内尔夫妇连续执政,政策上明显向中低收入阶层倾斜,上调失业和低收入救济水平。比如,低收入家庭每个18岁以下的未成年子女都可按月从政府领取约合80美元的生活补贴。几乎同一时期,巴西约有4000万贫困人口基本迈入中产之列。
然而,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财政倾斜也不是没有代价。拉美国家的实践显示,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会经历一段贫富差距拉大的困难过程:社会的一次分配重效率而轻公平,而政府在二次分配中又往往缺少足够的实力。为了解决巨额财政开支,政府要么征税,要么举债。阿根廷至今未能了结的债务危机,就源于历年来举债搞福利的政策。而税收负担太重又会遏制企业的投资意愿。因此,有经济学家认为,急于追求贫富均衡而遏制经济发展潜力未必是良策。
缩小贫富差距的根本着力点,并不是把富人变穷,而是让更多的穷人致富,至少有基本的生活保障。从统计数据中可以看到,世界上基尼系数最低、贫富差距最小的国家,往往也是经济发展水平很高的国家,如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无论是拉美近十几年来的探索经验,还是北欧发达国家的高福利样本,都在启发我们,一个国家贫富均衡的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共同富裕的基础还是发展。
-
大数据"坑熟客",技术之罪需规则规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质量发展,怎么消除“游离感”?
2018-03-02 08:58:39
-
学校只剩一名学生,她却坚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变动!骑共享单车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楼市会有哪些新变化?
2018-03-01 09:01:20